| |
| TOP | |||
|
镜子
管理
作者:王鸿 发表时间:2025-09-30 12:50:18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有修养,有素质,才能谈敬业,两位老外的敬业精神确实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鉴。文章内容有警世作用,好文。 |
|||
|
作者:连晨 有两件事,我认为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镜子,其中一件是老外干的,另一件也是老外干的。我把它们分述如下。 第一件事: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信函件。信中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真是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怎样的一种因素(体制?岗位责任制?金钱的诱惑?铁的纪律?敬业精神?个人品德?还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面对咱们的豆腐渣工程,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第二件事:在东北地区滨州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工程师,她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完工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来抵偿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这种自责方式对我们来说也许太陌生了。我们习惯于在失败面前寻找“客观原因”,也习惯于在失误面前为自己开脱。一个肩上负有责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责任事故,别说引咎自杀,辞职谢罪的也少有。一位异国女工程师喷洒着鲜血的自责行为,让我异常分明地看到了我们灵魂中的暗点。 以上两个故事,将是我后半生永不丢弃的镜子,既照我的言行,也照我的内心,我愿意把这两面镜子送给所有有自省精神的人。
首发2000年6月25日《中国商报》 |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鼠 * 狗 * 虎 | ||
| 推荐美文 |
| 相关栏目 |
|
| 最新作品 |
|
家乡的胡萝卜阅8次
寻觅草鞋的足迹..阅20次
秋深岁暖,一纸清欢赠..阅11次
万星的那点事儿..阅12次
龙潭洞赋(中华新韵)..阅14次
寻觅历史深处的斗笠蓑..阅32次
骈文:科学泰斗杨振宁..阅29次
佛山行阅28次
|
| 热门图文 |
| 热门作品 |
| 圈主推荐 |
|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
|
2023新年致辞! |








安徽 · 网络文学第一网站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