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老父亲
  •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5-09-17 14:25:32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父亲是一座山,高大而坚毅,深沉而稳重,为我们撑起一片快乐的蓝天。父亲是一棵树,遮挡住了岁月里飘来的风风雨雨。父亲是一座城堡,我们依附您宽阔的胸怀,在心底铸起一个深情的港湾。风平浪静的日子,有一种幸福叫安安静静,有一种快乐叫实实在在,那是您用瘦骨嶙嶙的臂膀,扛住了岁月沧桑里所有的沉重;刚直伟岸的父爱,是一湾宽阔的海洋,即使我们一事无成,父亲也会包容我们的无知,把我们的懵懵懂懂纳入他温暖的胸膛;告诉我们别怕,这世界即使有电闪雷鸣,晨光照样会在黎明时临窗。就如作者笔下的老父亲,总是拣重活做,从牙缝里省出钱,供他们兄妹上学读书;即使白发苍颜,即使依然半饥半饱,也从没放弃过对他们的培养。虽然岁月无情地让父亲脸庞布满道道皱纹,但儿女们心中的父亲,依旧青春永驻。

    前年,93岁高龄的老父亲离开了人世,我深有感触,因为父母在,我们永远还是孩子,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亲,1928年出生在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青蒲庄的一个贫苦家庭,加之当时的阶级压迫,本来就很苦,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我爷爷在四十多岁时得了重病,因无钱医治而撒手人寰,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至今我都不知道爷爷的音容笑貌,留下了我奶奶和四个儿子。本来就很穷的家庭真是晴天霹雳,又雪上加霜,只能在人世间苦苦煎熬着,挣扎着。作为长子的父亲,17岁就成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17岁啊,还未到“弱冠”之年,放到现在,惯都惯不过来。无奈“愁到天亮黄芽菜,唱到天亮菜也黄”,日子还是要过的,就这样跌爬滚打,半饥半饱地苦过着……

    1949年,家乡解放了,我家也翻身了。1950年我二叔又参军赴朝作战,就在这一年,我出生了,我家分得了土地、三间瓦房,到现在,我还保存着一张已破旧的“土地房屋所有证”,是1952年1月3日东台县副县长徐植盖章签发的,家庭成员中还有我的名字,这也可以作为一段见证历史的文物。从此,我家的生活才逐步好起来,我的三个叔叔都在我父亲的操持下,相继结婚成家。所以到了年老的叔叔们经常对我说,要不是你父亲,我们这个家还不知道是不是个家了。

    父亲先后生下我们兄妹5人,在生产队里,父亲总是拣重活做,如罱泥、罱渣、挑河工,这样挣的工分才多,日子才能好过些。记得儿时,父亲冬天罱泥罱渣,脚后跟都裂了口子,家乡人叫“裂尺子”,晚上在洋油灯下把膏药丝烘软嵌进口子里,父亲那声嘶力竭的叫声,真让人心疼极了。我常想,中国的农民在六七十年代,对国家的贡献太大了。我的印象中,父亲那时烟酒不尝,从来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吃饭,有好的总让我们吃饱吃好,我母亲深情的对我父亲说,你也要吃饱吃好啊,才有力气干活,你千万不能倒下,你倒下这个家就没法过了!当时我听了,眼睛里都噙满了泪水。父亲从未上过学,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识,可他硬是从牙缝里省出钱,供我们兄妹上学读书,他常对我们说:我不识字,一世只能是“泥腿子”,你们不能不识字呀!现在想想,父亲那朴实的语言,还带有瞻前性,与我同时代的农村人,大多数小学都没有毕业,有的特别是女的,还是扫盲对象,而我却上了高中、大专。

    六十年代初,我父亲当上了生产队的副队长,每天负责排工(安排农活),评定工分,记得儿时,夏天夜晚,我坐在父亲的身旁纳凉,父亲除定量工分外(如罱一方渣多少工分),其余的人,都是按工种评定工分,都是父亲说着,会计记着:张三4分工,李四3分工……如数家珍,我当时懵懂,总觉得父亲对社员太了解了,居然没有人反对,也可能拿捏得准吧!要知道,那个年代,工分就是钱啊!

    到了七十年代,父亲当上了生产队长,早上排工,晚上评工,白天带领社员干农活,到了四夏大忙之时,真是“吃三、睡五、干十六”了。一九九一年,家乡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大圩缺口,我父亲第一个跳下河去打桩,在众人的协力下,保住了圩堤,保住了庄稼,要知道这时父亲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参加了东台市抗洪救灾表彰大会。就这样,父亲在生产队长(现在叫组长)这个农村最底层的岗位上,一直干到68岁。

    时间荏苒,父亲老了,白发苍颜,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一样,双手的老茧硬得不需要用指甲就能抓痒了。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一世与泥土打交道的老农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家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红火,该是我们“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时候了,老人家也能小酌几杯,开开心心,每当每年收到村委会送来的重阳礼品时,父亲总是激动地说:“这在古当先(旧社会)想都不敢想的啊!”,年老的父亲,重孙绕膝,幸福地度过每天的分分秒秒。病榻上的父亲,我们兄妹日夜值守在他的身旁,端茶送饭,换衣吃药,让他老人家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间。

    斯人老矣,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赞4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家乡的会船 下一篇:家乡的清明节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佛山行阅28次

    热门图文

    • 镜子

      作..

      2025-09-30 12:50 · 22次浏览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