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 管理
    作者:徽州山里人 发表时间:2013-12-09 22:29:45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沈复是清乾隆年间文学家,独著《浮生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详尽地介绍了沈复光辉而又坎坷的一生,浓缩了《浮生六记》的全书内容。旁征博引,史料翔实,文笔细腻无暇,叙述委婉动听,末章突出其妻陈芸的形象尤为感人。小说集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借古喻今,具有可喜的现实意义。全文60千字,洋洋洒洒,娓娓道来。欣赏拜读,倾情推荐。

    第三章   缔姻

       清乾隆四十年(乙未年,1775),沈复、陈芸皆为十三岁。该年农历七月份少年沈复随母亲回娘家走亲戚。沈复与陈芸是表弟与表姐的关系,从小就经常在一起玩,因为两人性情脾气相投合,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沈复母亲陈夫人与陈芸母亲金氏在闲聊中谈及各自儿女的婚配之事,两人的小孩都是十三岁,是到了可以找婿或媳定亲的年纪。懂事很早又自有主见的沈复听见母亲与舅母在谈论他与“淑姊”的终身大事,小沈复壮着胆子,态度又很坚决地对母亲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陈夫人与金氏听了都笑了起来,笑沈复人小却主意多。陈夫人心里也喜欢侄女陈芸性情柔和,征得金氏同意,金氏唤女儿来到跟前,陈夫人当即摘下自己的金戒指戴在陈芸的手指上,沈复与陈芸的婚事就此订下。

    小沈复是一个早慧聪明的男孩,他与表姐陈芸性情相近很能够玩在一块,但他是个心思细腻勤于思考的人,他仔细观察表姐的外形相貌,表姐长得窄肩长脖子,然而瘦不露骨,弯弯的眉毛,眼睛很秀气且又充满灵性,自有一种女性的风韵,这是沈复很喜欢的类型。然而沈复又认为表姐两颗门牙向外微露,有点小龅牙的样子,不是面相上看起来的有福之人。陈芸自少时就很聪慧,虽然没有老师正式教她读书习字,靠着自学与悟性,她居然也能吟咏诗词,“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佳句就是她作的。沈复虽然感叹表姐才思隽秀,暗地里却担心她恐怕福寿不深,至于自己为什么会这般想,小小沈复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大概这是他的一种预感一种心理暗示吧,从后来陈芸的命运看,小沈复的担心真成为现实,这大概就是命运的反复无常吧,沈复“一念成谶”。

    沈复与陈芸订婚的具体日子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农历七月十六日,这是沈复记忆里很清楚的日子,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很大程度上决定沈复一生命运的日子。十三岁的小沈复以大人般地姿态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没有一丝儿戏的成分,他完全是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表姐陈芸,并最终与陈芸患难与共、浪漫同享走过属于他俩的二十三年夫妻生活,以至后来中年丧妻的沈复一生中的全部儿女私情也随着陈芸的逝去而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辛酸、凄凉、苍白的无力记忆,唯有那些他与爱妻恩爱浪漫的点点往事爬上他的心头,慰藉他那颗孤苦苍凉又深怀思念的心。

    沈复与陈芸订婚的那年冬季,陈芸的一位堂姐出嫁。侄女出嫁,沈母当然得去贺喜,作为新娘子表弟的沈复也随母亲前往。沈复与陈芸虽然在几个月前已经订婚,他还是习惯性地称呼陈芸为“淑姊”,一来是为了遮人耳目,以免别人拿他们的订婚一事打趣,十三岁的小男孩毕竟青涩怀有害羞之心,二来也表示他对陈芸的尊重。婚宴现场上的妇人或女孩都身穿时新漂亮衣服,唯独陈芸一人还是穿着素淡的普通衣服,陈芸家贫寒是外因,主要的还是她一向不喜衣饰奢华,有清贫寒士的素雅品格,如果她真是一个有虚荣心且喜欢打扮的女孩,那么在堂姐出嫁婚宴上的这种人来客往的热闹场合,她就是去向别人借,也会借得一身漂亮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的。一身通体素淡的陈芸在“鲜衣”扎堆的来客中是显示了她的本质个性的,淳朴自然不做作。既然是堂姐出阁的喜宴,为了配合喜气的氛围,陈芸还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做了一些准备,她脚穿一双自己做的新的绣花鞋,绣花鞋很熨帖地穿在她的“小金莲”上,一种轻盈、曼妙的姿态呈现于来客面前,颇为不俗。沈复见自己的未婚妻竟有这般雅致姿态,少男心中的情怀禁不住摇曳起来,他仔细观察陈芸脚上的绣花鞋,见其绣制精巧,用线搭配素雅,差不多可以称为一件艺术品了。沈复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碰了碰陈芸的手臂,然后就红着脸走到一个无人关注的地方。沈复走过几步回头观望陈芸,陈芸正含羞对着他嫣然一笑,此笑可谓百媚横生,沈复的心里激动得“怦怦”作响。

    陈芸摆脱掉别人的注意,身姿曼妙碎步款款地朝沈复等她的地方走来。两人已经订婚,相互间再次见面彼此都有害羞之意,不过很快地两人就回复到以前那种亲密无间两小无猜的状态。沈复先是赞扬陈芸脚上的绣花鞋漂亮新颖品味不俗,极讨男人喜欢。盖古时男人大多有喜爱“金莲”之癖。沈复问这鞋子是谁帮做的,陈芸羞答答地回复是自己做的。沈复惊讶于陈芸的心灵手巧及聪慧之心,看来自己未婚妻不但能写字吟诗粗通文墨,而且“女红”的手艺今天亲眼所见也确实高超啊。

    沈复想要看看陈芸的诗稿,两人背着别人一前一后偷偷摸摸地离开了热闹喧哗的婚宴现场。陈芸家中无人,母亲与弟弟克昌正在婚宴场或帮忙或嬉闹呢。沈复观看陈芸的诗稿,有的是一副对子,有的是三句四句,大多没有成篇。沈复问为何如此,陈芸笑着回答说:“这些都是无师之作,希望能得到可以称为老师的知己帮忙修改润色完成定稿啊。”沈复明白陈芸的话语所指,他提起笔在陈芸的诗稿上题签“锦囊佳句”四字。多少年以后陈芸病逝,沈复明白过来,当年他在陈芸的诗稿上题签“锦囊佳句”四个字甚是不妙,此四字典出唐代诗人李贺,“诗鬼”李贺年仅二十七岁卒,是个短命鬼。陈芸短命的先兆好像已经埋下了,沈复当年戏题这四个字,恰似埋下了“一语成谶”的悲剧宿命。

    当天沈复作为新娘子的表弟陪送新人到城外夫家,返回舅母家时已经是半夜三更了。沈复肚子饿索要吃的东西,舅母家的年老使女端来一盘枣脯让沈复填填肚子,沈复吃了一、二个枣脯,感觉太甜没有味口。陈芸暗暗地牵了牵沈复的衣袖,沈复明白过来了,于是跟随陈芸进到了她的卧室,原来陈芸早就为他备好了热粥并配了几样可口小菜。正当沈复高兴地拿起筷子要吃粥的时候,忽然听见陈芸的堂兄陈玉衡在房门外叫喊:“淑妹快点过来,还有些事情没有做完啊!”陈芸在房间里听见堂兄在外面叫唤她,赶快上前要将房门栓上,并且嘴里回答堂兄说:“玉衡哥,我疲劳了,准备睡下了。”话音刚落,陈玉衡就推门挤身进入房间了。陈玉衡看见沈复在房间内正要举筷子吃粥,先是惊了惊,然后笑了笑并眨了眨眼睛对着陈芸说:“刚才一会儿我向你讨要有没有粥吃,你说粥已经吃完了,原来你是将粥藏在这里专门招待你的小夫婿啊?你小小年纪就知道疼爱自己的老公,以后怕是要把自己的丈夫整天抱在怀里疼爱着呢!”陈芸被自己堂兄的这番话抢白得脸红红的,窘迫之下,她赶快离开房间回避去了,周围过来看热闹的人也起哄着喧哗取笑,嘲笑小陈芸真是会疼爱自己的小丈夫,小小年纪就懂得这般照顾自己的未婚夫。陈芸跑出了房间,小沈复尴尬地坐在那里,手里拿着正要吃粥的筷子,筷子拿着也不是,放下也不是,被周围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得他的脸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处境真是尴尬极了,小沈复感觉自己像是被人家揭露了自己的隐私与丑闻,忿忿之中他负气夺门而逃,带着自家的老仆人连夜赶回家去了。

    陈芸自从这次“吃粥”事件被人家嘲笑以后,沈复再前往外婆与舅舅家,她总是回避躲藏不见沈复,沈复当然知道她是害怕再遭别人的嘲笑及风言风语的议论。

    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年,1780)正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是沈复与陈芸结婚大喜的日子。“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是男人一生中的三大喜事。花烛之夕,沈复当然会尽情欢娱。这一天,来沈家贺喜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上灯之后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新娘子的轿子抬到沈家,在沈家的正屋厅堂,沈复与陈芸在“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的“三拜”仪式之后,新郎沈复揭开了新娘陈芸的红盖头,新娘瘦怯的身材还是同以前一样,这是新郎十分熟悉的倩体,两人深情相视嫣然一笑,随后新娘新郎被亲朋好友簇拥着送入洞房。大伙儿闹了一会洞房,在新婚夫妇共饮合欢酒之后大家退出。红烛高照的洞房只属于新郎新娘,两人并肩坐下来吃些东西,被婚礼仪式忙碌折腾了一整天,现在两人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填填饥饿的肚子。沈复暗暗地在桌子底下握住陈芸的手腕,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他觉着陈芸的皮肤光滑细腻,他的心开始不知不觉地怦怦作跳,陈芸的脸害羞得绯红,人面桃花般的她享受着人生中幸福的时刻。沈复要陈芸吃些东西,陈芸不肯动手,说她还处在斋期呢,已经坚持了几年不敢轻易破戒。沈复心里明白陈芸吃斋之初,正是他出痘的时期,陈芸以这种虔诚执着又迷信的方式为自己的未婚夫吃斋念佛,沈复心里是很感动的。然而沈复倒不是十分相信怪力乱神之流,他笑着对陈芸说:“你看我到现在一直身体健康精神振奋,淑姊是否可以从此开戒了啊?”陈芸对沈复微微一笑,深情地看着沈复,她点头答应了。

    正月二十四日是沈复姐姐定下出嫁的日子,因为二十三日是“国忌日”,从朝廷到民间停止一切娱乐喜庆活动,于是沈家主人沈稼夫与妻子陈夫人商定,决定二十二日夜为沈复姐姐出嫁款待亲朋好友。新娘子陈芸被安排出堂陪宴,陈芸落落大方的样子获得了宾客们的一致好评。沈复则在洞房内与伴娘划拳喝酒,基本上都是沈复猜拳输了被罚喝酒,一通嬉闹下来,沈复被灌得大醉而卧。第二天早上沈复醒来,脑袋里还残留昨晚宿醉的疼胀,他看见陈芸正坐在梳妆台前梳妆打扮,他爬起床走到陈芸身后,抱着她轻声地说:“淑姊,对不起,昨晚我喝醉了,算得上是让你独守空房了,千金难买春宵一刻,我错过了。”陈芸对着镜子里的沈复深情一笑,温柔地说:“夫君,没有关系的,我俩的日子来日方长,记得李太白有诗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大喜的日子贪杯醉了,我是不会责怪你的。”两人在梳妆镜前耳鬓厮磨亲热一番不在话下。

    正月二十三日“国忌”,沈家安静地歇了一天,二十四日沈家女儿出阁,沈家又是一番热闹场景。天暗张灯之后,大家开始饮酒欢乐,直到夜里十二时,这是算命先生测算好的良辰时刻,沈家女儿出门上轿,沈复是沈家的长子,作为新舅送嫁。沈复直到凌晨二点才回到家里,灯残人静,家里人早就睡下了。沈复悄悄地进入自己的新房,老婢女因为等得筋疲力尽在靠床打盹,陈芸已经卸了妆但还未睡,房间内烛光高照,陈芸低着头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书,烛光照在她的粉嫩项颈,真是一幅温馨的“美人夜读图”。沈复轻轻地走过去抚摸着陈芸的肩膀问:“淑姊这几日来很辛苦,还这么孜孜不倦地挑灯夜读,看的是什么书呢?”陈芸忙回过头又站起身来说:“刚才我正准备要睡了,打开橱门看见这本书,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地忘记疲劳了。《西厢记》这本书早就听说很有名,今天读之,果然如此,作者王实甫真是一个才子啊,只是书里面写得有些尖酸刻薄。”沈复笑了笑,说:“只有才子的笔调才能做到尖酸刻薄,与众不同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在三更半夜里谈论着文章。

    夜已经太深了,老婢女在旁边催促两人赶快睡觉,沈复要老婢女把门带上自己去睡不用管他们,老婢女笑着退去。沈复与陈芸俩人你拍我一下我碰你一下,比肩调笑,就像亲密的朋友重逢一样地开心。沈复从背后抱住陈芸,两人头挨着头呢喃着私言蜜语。沈复的嘴唇摩挲着陈芸的嫩嫩粉颈,他试探着将手伸进陈芸的怀里,他能感觉到陈芸的胸脯怦怦地跳,他在她的耳边轻声地问:“姊为何如此心跳兴奋啊?”陈芸回眸含羞一笑,脸红得像桃花一样可爱,沈复能感觉到陈芸的一缕缕情丝注入自己的魂魄,浃髓沦肤。等到沈复从兴奋激动的麻酥状态里回过神来,他笑着对陈芸说:“刚才我忽然记起来一个野史典故,记得是在晚明名士张岱编辑的《夜航船》一书中看见的,这个典故的名称叫作‘新剥鸡头肉’,是这样写的,‘杨贵妃浴罢,对镜匀面,裙腰褪露一乳,明皇扪弄曰:‘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在旁曰:‘润滑犹如塞上酥。’我们刚才是不是也像这典故里说的一样浑身麻酥了呢?‘扪弄’二字我觉得特别有趣,极形象,扪弄,抚摸之意,你看看连大唐的皇帝不也是一样喜欢‘摸乳’么。呵呵,真是有趣。”陈芸被沈复说的这个带点坏的野史典故羞得满脸通红,于是故意嗔怪沈复说:“天都快亮了,沈相公是不是该要去睡觉啦?”两人相拥着入床帐,宽衣解带,一夜恩爱,自是不在话下,恐怕连天上稀稀朗朗的星星都在羡慕这对幸福的人儿呢。直到东方的天空露出了鱼肚白,两人才既兴奋又疲劳地沉沉睡去。

    陈芸作为幕府人家的新妇,起初很是沉默寡言,不肯多说一句话,大概她深深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幕府人家是有文化的,她害怕自己多言多语说错话反而让夫家人贻笑大方。陈芸对待人事抱着一个贞静贤淑的姿态,她一天到晚不曾露出过生气的情绪,与她说话,她礼貌地报以微笑。陈芸对上人恭敬有加,对待下面的人和气有余,她为人处事井然有序不曾出现过一点闪失。

    每当早晨太阳刚升起,陈芸就会赶快穿衣服起床,好像有人叫唤督促她这样做似地。沈复这个时候就笑着对陈芸说:“你不用这样紧张起这么早的,现在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不是我俩订婚那年冬季你藏暖粥给我吃的时候所能比的,难道还害怕别人嘲笑我们吗?”陈芸回答说:“从前我藏暖粥疼爱你,被别人传为笑柄,我现在这么做不是害怕被别人嘲笑,我只是担心被公公婆婆说新媳妇懒惰啊!”沈复虽然贪恋床上的舒服,见妻子说的做的都很在理,他也不好意思赖床不起,就跟着妻子早早起床。

    沈复与陈芸婚后,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夫妻俩的脾气相近,性情相投,志趣相同,他俩的夫妻生活称得上琴瑟相合、缱绻情深。

    幸福快乐的日子总是容易过去,痛苦困窘的岁月总是苦撑难熬,此亦为相对论之理也。沈复与陈芸这对恩爱夫妻会在日后的岁月在在地切身体验到。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杭州恩师赵传先生只给沈复一个月的婚假。赵传先生是一位做事认真负责,教学严谨的老师,好老师最怕别人背后议论他“误人子弟”,“误人子弟”的评价对一位老师来说简直就是羞耻。赵传先生来信督促沈复该结束新婚蜜月收心上学了。沈复念着老师的来信,心中甚是怅惘,失落之情显露于色,他又担心新娘子陈芸一人呆在家里会孤单寂寞,黯然神伤。然而陈芸反倒强作欢颜,她打起精神劝勉沈复,男人要以学业事业为重,男人不应该过分贪求闺房之乐,夫妻之乐应当作细水长流、来日方长之念。陈芸又装作坚强的模样,细心地帮丈夫整理行装。只是在当晚,沈复能感觉到陈芸的心情神色与平时稍稍有一些不同。是啊,十八岁的一对年轻夫妻,男的正是血气方刚,女的恰如百媚娇艳,新婚燕尔,卿卿我我,日子过得比蜜还甜比酒还醇,一下子让他们分开,伤感的愁绪肯定是免不了的。

    陈芸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妻子,她不贪恋闺房之乐,她坚定地劝勉丈夫出外求学。临行前,陈芸轻轻地对沈复耳语:“你一个人出门在外,没有人体贴照顾你,你自己凡事要多加小心,自己照顾好自己啊,以免我担心。”

    沈复坐船离开家乡苏州赶往杭州上学,此时正当桃树李树开花争妍的时候,沈复孤伶伶地一个人背着行囊去求学,感觉自己是一只失群的孤鸟,想起在家里与爱妻一起的甜蜜生活,沈复恍惚间觉得天地都变了颜色,鲜艳转化成灰暗,“境由心生”而来的吧。

    沈复结束自己的新婚蜜月赶到杭州继续师从赵传先生授业。在杭州的这三个月里,沈复感觉一日三秋度日如年,觉着这三个月的时间实在是漫长,时间像是停滞不动似地,这三个月竟让他觉得有十年时间那么长久。

    陈芸时不时有信寄给沈复,陈芸的来信中大多是勉励丈夫认真读书求学的内容,极少有夫妻间的情言蜜语,她是怕自己的丈夫分心而影响学业。沈复远离娇妻一个人在杭州形单影只,心里不痛快,心情不舒畅,他回给妻子的信也没有精神认真写,信的内容大多是浮语、客套语。每当看见风吹拂着院中的翠竹“沙沙”作响,或是月亮照着窗台前的芭蕉,沈复都会触景生情,对景思人,弄得他梦魂颠倒。沈复的这点年轻人的心思,赵传先生当然是看得出来的,他也年轻过,他也有过强烈的七情六欲,血气方刚的沈复念想家里的娇妻,不算为一个男人的“道德污点”。通情达理的赵先生于是写信给沈复的父亲沈稼夫告诉这些情况,征得沈父的同意,赵先生出了十道论题让沈复作文,沈复做完这十道题,老师看了后认为沈复的水平还算不错,就大笔一挥给沈复放一段假期回家探亲。沈复征得老师同意让他放假一段时间,他兴奋激动得如同戌边罪人得到朝廷特赦无罪释放可以自由回家一样地高兴。为这件事,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喜同戌人得赦”,简洁的六个字,形象地道出他望眼欲穿急切地想见到爱妻陈芸的热切心情。

    沈复从杭州登舟还家,上船之后,更是觉得一刻如年,他恨不得自己长有鲲鹏大翅可以飞回家里见到朝思暮想的“淑姊”。几天后抵达家里,沈复首先到母亲房间请安问好,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深知忠孝节廉之理,哪怕再怎么见妻心切,也要压制住自己心中的思恋欲望,按规矩至上往下把礼节做得通圆,以免落下“寡人好色”的丑陋话柄。沈复在母亲房间里陪母亲说了好大一会儿话,出了房门他才归心似箭直奔自己与陈芸的“爱巢”。沈复入房,陈芸赶忙起身相迎,两人相互握着对方的手,话竟然无从说起,只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人的魂魄恍恍然像是化作了缕缕烟与雾,轰然间俩人又像是被一阵雷鸣惊醒,他俩携拥着不知不觉地走向床帐,前世今生的种种思念化成眼前的激情风暴,仿佛早已不知他们自己的身体飘落何方了。


     
    赞4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耕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下一篇: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倾城之恋 哲理寓言 百味人生 都市言情

    最新作品

    母爱似海深阅1434次
    父亲的书柜阅1423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438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5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7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2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