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 管理
    作者:徽州山里人 发表时间:2013-12-09 22:29:45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沈复是清乾隆年间文学家,独著《浮生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详尽地介绍了沈复光辉而又坎坷的一生,浓缩了《浮生六记》的全书内容。旁征博引,史料翔实,文笔细腻无暇,叙述委婉动听,末章突出其妻陈芸的形象尤为感人。小说集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借古喻今,具有可喜的现实意义。全文60千字,洋洋洒洒,娓娓道来。欣赏拜读,倾情推荐。

    第二章   求学与游

    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年,1777),沈复十五岁。沈父稼夫在山阴县(今浙江绍兴)赵县令幕府中担任幕僚。赵县令家聘请杭州的赵传老先生教授其儿子,沈稼夫安排沈复也拜投在赵传门下。赵传老先生,字省斋,是杭州一名学识渊博的老者,堪称“宿儒”。如果除却父母是一个人最初的老师的话,那么赵传是沈复一生中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位正式老师,沈稼夫开给赵传的“修脯”(即学费)也许并不便宜,毕竟赵传老先生是闻名浙东地区的一位很有学问的先生,否则堂堂县令之家也不会请赵先生来自己家里教授其儿子读书。沈稼夫自己就是一位文化人,对儿子的教育问题理所当然不会轻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类标榜读书人情操的古训,沈稼夫当会牢记心中。好老师当然值得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沈复在后来所作的《浮生六记》里就曾深情又感激地写下感谢赵传先生的话:“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沈复说他自己还能写文章,就是得益于赵老先生的教导啊!据《浮生六记》来看,沈复一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至于沈稼夫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这是一个无考的问题,也许他考过科举但未中,也许压根儿他就无意于科举考试所以并未去尝试过,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他父亲沈稼夫“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指不胜屈,挥金如土,多为他人。”父亲的性格与作为多少会影响到儿子,大体上可以知道一点,沈稼夫的性格中是一定含有“骨鲠”之气的,以沈复的儒雅之身学居然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多少是会让人觉得惊诧的,更何况沈家还是“衣冠之家”呢。沈父让沈复拜投名师下读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读书人家的习书传统,二来也可以让学有所成的儿子日后可以继承自己“游幕”职业衣钵。无论怎么说,入官府“幕府”做幕僚,还算是一份体面的职业,既保持了读书人的身份,又有收入上的保障,而且还能与达官显宦保持交往,这些都是“游幕”文人所看重的,如此才可以安慰他们科场失意的痛苦心灵,满足他们的职业理想追求。

    沈复在绍兴随师读书的同时,他逐渐培养出了另外一种文人气质,就是“游玩”的兴趣,这个兴趣一旦培养起来,着实伴随了沈复的一生,痛快地游,痛苦中游,沈复乐此不疲,想尽办法要从游览中寻到乐趣。

    沈复在绍兴读书之余,空闲日首先出游吼山。吼山离绍兴城十余里,还没有陆路相通。吼山是二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实现雪耻复国大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另一个重要根据地在离绍兴城几十里外的夏履桥附近越王峥深山里。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曾在吼山一带养狗,以猎取南山白鹿进献吴王夫差,此举意在讨好、麻痹吴王,故此山又称犬山、狗山。“吼”系“狗”的音转。吼山历经千年的开山采石,形成山、水、洞、潭、佛等多元而奇特的景观,既有皇家园林的真山真水,又有私家园林的小巧玲珑,虽是人工斧凿,却来自天然,因此被誉为“江南武陵源”、“古越石文化典型”等称号。晚明名士张岱的祖父张汝霖曾叹之曰:“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

    沈复一行人靠近吼山,首先见到一个大石洞,名“一洞天”。石洞上方有块状巨石横陈着,裂缝着,像是要坠落下来的样子。沈复他们就从这里划乌篷船入洞,洞内豁然开朗,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土语称之为“水园”。临流水处建有石屋五间,石屋对面石壁上刻有“观鱼跃”三个大字,红漆涂字,不知道是何朝何年哪位文人雅士的手笔。“水园”内的水深不可测,当地人相传有巨型鱼潜伏水中,沈复按耐不住好奇心,以手中的食物投饵入水试看是否真有传说中的大鱼出现,然而仅仅见到不足一尺的鱼儿跃到水面吃食,沈复此刻心里想到一个成语“名不副实”。童稚时的沈复就“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渺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看来想以简单的传说骗过沈复是不太可能的,他的性情里抱有“明察秋毫”的细腻基因,从这一点上说,他日后从事“幕僚”职业还是非常合适的,做“师爷”的人就是考虑问题要心细,做事细致严谨,否则如果“师爷”想出来的主意毛手毛脚的,是会害了他的主子的。官场里的水很深,自古以来皆如此。沈复“心细”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培养出他看待事物独特的气质与品性,他在《浮生六记》中记到:“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些沈复处事人情的态度与个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此类性格为他以后的命运设下了伏笔。

    石屋后面有小道通向旱园。怪石杂乱矗立,有横卧如手掌,有大柱石的顶部又盖上大石叠着,俗称“云石”,新鲜的凿痕清晰可见,沈复就认为没有可取之处,看过了也就看过了,看过了也就忘去了。游览旱园出来,沈复一行在临流而建的水阁内用餐,沈复突发其想,让随仆放爆竹听听声响如何,爆竹点燃,“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声。”水洞与悬崖峭壁环境下制造出强烈的回音效果,爆竹声如雷声般响亮,这让沈复觉着是此次游玩的最大开心事。

    十五岁的少年沈复这次游玩绍兴吼山,是他一生中的游览之始,极具纪念意义。及至他后来游幕三十多年,“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他一生浪游的快乐源头就是从游览吼山开始培养而起的,虽然他认为这次游吼山并非十足的满足,最大的收获也就是在水阁边听到了超乎寻常的霹雳爆竹声,然而他一生乐于游览的兴趣自此产生。

    沈复在绍兴读书一年,没有去游览东晋王羲之作《兰亭集序》的兰亭,夏禹的陵墓大禹陵等诸多越中名胜,以至他后来一直引为憾事。

    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年,1778),沈复十六岁。先生赵传以赡养父母不方便远游为由,改在自己家里办学,沈复于是来到杭州继续随师于赵传。封建社会的士夫阶层对“忠孝”二字看得极重,有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对官员的规矩则更重,按清朝定制,官员遭遇父母丧亡必须“丁忧”回家守陵,要解任回家居丧三年,称为“守制”,实际期限为二十七个月。赵传在“孝”思的指引下,设馆学于家乡,反倒让沈复有机会亲睹杭州西湖之胜。

    不必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老话,杭州无疑是美丽的,西湖则更是杭州的充满灵性的眼睛,貌似美人的水灵灵的眼眸。唐朝白居易、宋代苏东坡作为地方行政长官,都曾为杭州的城建工作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贡献,苏东坡咏西湖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传神般把西湖喻为美人西施,吊足了人们来西湖游览的味口。晚明士人张岱在他晚年用深情地笔调写下《西湖梦寻》一书,无疑是在内心中摆脱不了一个“西湖情结”,受了西湖美丽的诱惑。

    沈复身在杭州读书,遇有暇日,尽可以畅游杭州西湖诸多名胜。沈复对游览真趣渐已产生自己的品味与理解能力。他认为,若以景点的结构来说,龙井是最妙的,小有天园次之。以石取胜的景点有天竺之飞来峰以及城隍山的瑞石古洞。玉泉的水无疑是最好的,水清冽而鱼多,活泼之趣悠然自得。葛岭的玛瑙寺,沈复认为粗劣到不堪入目,不值得一游。另外像湖心亭、六一泉等景点,各有妙处,然而沈复总觉得这些个景点脱不了脂粉气,人为地制造多了些,反而不如一处小小静室更显幽僻,更加接近天然的清雅。

    清明日,赵传先生春祭祖坟扫墓,叫上学生沈复等人一道踏青同游。赵先生家祖坟在杭州西郊东岳,此地多毛竹。守墓人挖掘未出土的毛笋,笋的形状像梨子前尖头,即用嫩毛笋做成羹汤招待赵传沈复一行人。沈复觉着笋羹汤味道鲜美,痛快淋漓地吃了两大碗,当时觉得口腹极为舒服,过足了食欲瘾。赵传对沈复说:“噫!这种毛笋做的羹你怎么可以吃这么多啊!笋羹虽然味道鲜美然而吃多了克人心血,挖损人胃,应该伴以肉食一起吃才能解呀。”赵先生此言不虚,吃毛笋的确不能一次食用太多,毛笋烧猪肉才是既有膳食科学且又美味,这也算是“中庸之道”在烹饪领域的运用吧。中庸、中和、化解,世事亦要讲求事理平衡,过之则损。

    沈复自小就不是贪荤嗜肉的人,因为吃过两大碗笋羹于是连午饭也吃不下去了。归家途中沈复觉着“挖胃”得厉害,大概肚子里的油水都被毛笋吸收殆尽变得难受,胃里既不舒服,人又感觉烦躁,嘴唇舌头像是要破裂,口干舌燥的沈复只想找到水源痛饮一番。路过石屋洞,因为只想找到水喝,见洞内无水流,便觉此洞没啥看头,匆匆进去匆匆出来。走过一段路到了水乐洞,沈复见洞口峭壁上缠满藤萝,赶紧进洞察看有无水流,洞内有斗室大小,有山泉水急流,流水声既脆又亮,这声音让口渴的沈复听起来觉着很明快很亲切。洞内中间有一个小水池,也就是三尺大小的范围,水深大概五、六寸,既不溢出也不干竭,称得上活水之源。沈复趴在小水池边,做了一次痛快地“牛饮”,顿觉心清气爽,烦躁之感顿时化为乌有。此当为他这次出游的最大快事。沈复喝水饱了走出洞外,洞外有二个小亭子,沈复心里平静,就坐在亭中静静地听着山泉声。

    归家途中又路过一座寺庙,和尚请赵传师生一行观看神奇的“万年缸”。缸摆放在香积厨(佛寺的厨房)内,形状巨大,以竹管引泉水流入缸内,任其满溢,年久之后巨缸内外结满一尺多厚的青苔,巨缸像是被裹着一身厚厚的衣服,冬日里缸内不结冰,故巨缸不会被结冰冻裂,巨缸也就不会损坏啦,“万年缸”的称谓就此得来。沈复觉着这缸这事甚奇,这观缸一事又是他此次清明踏青游的一大收获。

    六朝时代南齐的名妓苏小小的故事可谓中国歌妓史上一个割舍不去的热门话题。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中有《苏小小歌》,唐诗中以苏小小为题材的颇多。苏小小的墓在杭州西湖边西泠桥的一侧,到清代乾隆朝的前期,此墓已不大为人所知,当地人还能有一些大体知道苏名妓的墓大概在哪里,坟墓早已变得破败凄凉,也仅仅是以半丘黄土覆盖而已,不管生前多么热闹,死后都是一样地凄凉,自然法则的力量是谁人也抗拒不了的。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年,1780),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在杭州,七十岁的乾隆帝曾亲自问起苏小小墓的情况,风流儒雅的帝王关心年代久远之前朝名妓的身后葬地,说此为高规格的怜香惜玉情怀大概不为过。风流男子仰慕才华横溢的名妓也还是搭调的,不至于如武大郎与潘金莲做成夫妻会被视为暴殄天物。皇帝开口询问了,杭州的地方官员当然得不遗余力地有所动作,赶紧修复苏小小残迹败象的坟墓。苏小小的坟用上好石料重新构筑,做成八角形的形式,坟头上立一块大碑,碑面上用隶书大大地写着七个大字“钱塘苏小小之墓”。从此以后,有怀念前朝名妓情结的文人骚客、达官显宦尽可以来此吊古怀伤寄托哀思,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探访寻找苏名妓的坟地在哪里了。

    不到二十岁的青年沈复也是探访凭吊过苏小小墓的,不知他心中会作何感想。也许在这一刻,他的脑海中会闪过“诗仙”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的话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篇千古流传的精致小序,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痛切沉思,以及“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伤与无奈之情,相信沈复读过它之后就已经深深刻在脑海,并与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也许沈复会不满身为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煞有介事地关心一位早已作古千年的妓女的身后事,所以在他所著的《浮生六记》中,他以揶揄地口气写下了这段话:“余思古来烈魄忠魂湮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为不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西泠桥北面数十米远的地方建有崇文书院,沈复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赵缉之就是山阴县赵县令的公子,他俩在绍兴同师于赵传先生门下。时值长夏,为了考试沈复与赵缉之二人很早就起床,首先出钱塘门,过了昭庆寺,他俩就上了断桥,坐在断桥的石栏杆上,夏日清晨凉风习习,两人欣赏着四周的美景。“断桥”为西湖十景之一,即所谓“断桥残雪”。此时旭日即将升起,朝霞映衬于柳树边,尽态极妍;西湖里的荷莲含苞欲放,清风徐来,飘过阵阵花香,令人心情爽朗,心骨皆清。两人在断桥边的早点摊用过早餐,然后向书院走去,静候考试时间的到来。午后考试完交卷,天气热燥,沈复与赵缉之去紫云洞纳凉,洞内很宽阔,可以容纳数十人,有阳光从石缝中透出,既明亮又清凉。有小贩在洞内摆下桌椅板凳,售卖酒水及小吃。沈复与赵缉之二人还没有用过午餐,于是二人学旁边大人们的样子,解开上衣袒胸露背喝酒,下酒菜就是西湖所产的新鲜菱藕,他俩还点了一份鹿脯干,感觉味道甚美。两人喝到酒后微醺才出洞。

    赵缉之对沈复说:“紫云洞上方就是朝阳台,上面很空旷,可以登高望远,我们要不要爬上去一游?”

    沈复听了兴致大发,挽起衣袖,自告奋勇朝山巅爬去。两人登到朝阳台顶,极目四望,但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沈复与赵缉之迎着山风尽情地欣赏眼底下的美景,一股豪爽之气油然而发,两人禁不住共同吟诵起唐朝“诗圣”杜甫的《望岳》诗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上午他俩刚刚参加完崇文书院的招生考试,下午他俩就游览这般大气旷远的景致,少年心中的豪迈之气正如泉水汩汩流动,好男儿志在四方,要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沈复对这次朝阳台上登高远眺的印象极为深刻,他说这是他“此生平第一大观也。”两人在朝阳台顶静坐良久,直到太阳都快落山了,他俩才相携下山,此时西湖南边南屏山上净慈寺悬挂的钟都开始“敲晚”了。“南屏晚钟”也是西湖十景之一。

    沈复在杭州读书的日子里,差不多将杭城及西湖的名胜游览个遍。韬光、云栖二地因为路远,沈复未曾“到此一游”。慕名而去观看的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的铁树,沈复看后认为很一般。沈复以为紫阳洞名气这么大,肯定有它的可观之处,等到他探访找到该洞,大失所望,洞口仅仅容得下一指,比人的嘴巴还小,唯一活泼之处是涓涓流水自洞口出。又有传说进入洞内,里面有大天地,极似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那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沈复心里痒痒地,恨不得自己能撬开洞门亲自进去看个究竟才过瘾呢。

    沈复自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绍兴拜投赵传先生门下读书开始,又在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随师转至杭州读书,持续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二十二日沈复与陈芸结婚,度过新婚蜜月之后,沈复再赴杭州,继续师从赵传先生授业,隔三个月后返回家乡苏州。这些日子就是沈复读书游学的岁月轨迹。杭州宿儒赵传先生是沈复一生中正式拜投的第一位老师。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耕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下一篇: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倾城之恋 哲理寓言 百味人生 都市言情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53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395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69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