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水调歌头》与苏轼命运——品诗词、说故事之六
  • 管理
    作者:老百 发表时间:2014-09-03 15:03:25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水调歌头》是苏轼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四川眉山人(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始有苏东坡之称谓。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著名人物。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弟子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称。与韩愈,柳宗元,黄庭坚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其字体更被列入苏黄米蔡四种字体中。《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备受后人的赞誉与喜爱。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出了词作者一种无限的怀念之情。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本词评通过作者的细致的解析,使读者对苏轼热爱生活,光明磊乐的人格与他的豪放、浪漫以及积极乐观的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精致独到的视角,寓情于理的赏析,把诗词所表现的旷达情怀与哲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其间作者还是引用了毛泽东的重上井冈山和作者自己的佳作,可以起到引导读者学习了解词与词作者的作用。欣赏!期待着更多更好的作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记得在中学课本上,老师就要求我们熟练的背诵。这首词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在朗朗书声中,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大自然的万般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天上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月亮简直被诗化了!在我们印象里,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后,望着那皎皎圆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

      从校门走向社会,不知不觉中,当年书生意气的我,已是脸上布满沧桑感的老百了,重读这首倍受后人赞誉和喜欢的《水调歌头》,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拋开诗词,我们先来说说苏轼的一生命运。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代巨匠,但在政坛上却是个悲剧人物。

      他重气节、有志向。博通经史,关心时事,以图强国。21岁那年中进士,没想到刚刚踏入仕途,便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政治风波之中。

      苏轼做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苏轼反对“新法”。他写了几篇文章如《商鞅论》、《拟进士廷试策》,或是借古喻今,含沙射影,或是借题发挥,旁敲侧击,而在《上神宗皇帝》万言书中则是公开的全面攻击了。

      王安石是敬重苏轼的,认为苏轼“乃当今奇才”。虽然苏轼和他政见不同,但王安石毕竟是一代名相,他和苏轼的交情依旧。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嫉妒苏轼的小人,不停在王安石的耳边添油加醋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谓“三人成虎”,王安石便也有些相信了。待皇上问“可用苏轼时”,王安石说:“如果要推行新法,就不能重用苏轼”。苏轼感到京城难待,便只好再三请求外调。

      之后几年,他做过通判杭州、密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待王安石罢相,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越来越多的混入变法派。严肃的政治斗争惭惭变成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扎和报复,苏轼就成了其中的不幸者。谏官李定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东坡先生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又过了七年,司马光等旧党上台,苏轼虽未能完全消除对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敌意,但又不满于司马光旧党集团的倒行逆施,苏轼才华过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那些伺机献媚取悦,以谋荣升的小人们因嫉恨而不断诬告陷害他,他只好又请外调。到宋哲宗执政、新党再度上台,至此苏轼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于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遥远偏僻的海南岛,后死在遇赦北归的途中。

      苏轼才高德重,却不善走“钢丝”,那样为求活而求活,对他来说很难活着,就算勉强活着,也会活得很苦、很累、很不值得。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苏轼就成为这样坎坷悲剧的一生。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说他41岁时创作的这首广为流传的《水调歌头》:

      本来,古代智人见天球运转,日月晦明,星象森罗,长慧出没,总不免产生许多疑问,而对于人间的一幽一显,一死一生,总不免有许多迷惑与感慨。这些古代的聪明人,逐步以研究人生的观点去研究宇宙,反过来又以研究宇宙的方法探究人生,于是宇宙便和人生联系起来,形成了“天人相通”“天人感应”的观念。而苏轼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就是战国屈原《天问》体在词坛中的第一次尝试。

      苏轼借用《天问》的形式来写词,并向青天月亮提出几个疑问,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他当时所处的地位和遭遇的环境。下面,老百试着逐句简要分析一二。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时任密州知府的苏轼在超然台独自饮酒赏月,抬望眼,皓月当空,银光泻地,他想起了分别七年的弟弟苏辙。举杯望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老百认为,这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当然还有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借鉴。那么,这“天问”第一句排空直入,豪迈的意气,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青天何在?明月又何在?

      接下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天问第二句,似乎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但那月光宝殿未尝不是暗指朝廷。月亮其实东升西落,亘古如斯,有什么今年去年之别,可朝廷中的政治气候则是变化无常的,王安石的起落、神宗皇帝的喜怒、新旧两派的明争暗斗,在苏轼看来,都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疑虑。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其实暗中比喻他还想回到京城汴梁,能重新重到皇帝的重用,但又恐怕朝廷的气候会“寒冷”,自己未必能适应得了。这天问的第三句,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问的第四句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其实隐含的意思是说,既然朝廷上“高天滚滚寒流急”,与其回到中央的漩涡中,不如在外地做个闲官,“大地微微暖气吹”,倒也安闲自在吧。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彻夜无眠的人。而这些失眠之人中,当然有他自己和弟弟苏辙在内。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埋怨明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又是一问,本以为明月没有恨事,却常常在人们离别之时显出团圆的样子,它是有意嘲弄人呢,还是同情人呢?这个“别”字,既是指自己弟弟的隔别,又是指自己与朝廷的隔别。“长向”二字,用意深曲。不是偶然如此,而是长时期皆如此,可悲可怨,可为什么总是这样呢?

      接着,词人把笔锋一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天上月亮都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那么人的悲欢离合也就不奇怪了,这明着好象是以“古难全”来一番宽慰,其实骨子里是带着问号的,人世间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难道真的一向如此?真的无法两全其美吗?这里“人”是指自己和弟弟,但也可以泛指。“月”,既是观景,也象征朝廷里的政治气候。

      词的末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积累了这么多疑问,却又无法作出解答,只好抱着良好的祝愿来作结束语,毕竟他不象屈原那样悲观消沉。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老百认为“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

      这首词明着看仿佛是作者与月的对话,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词的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正是因为这首所包含的不止一层意思,所以,神宗皇帝读了也颇受感动。《坡仙集外纪》说:“神宗读至琼楼玉宇二句,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

      苏轼当时是处在不得意的政治生涯中,心头有许多疑惧,但又抱持着期望,所以使人读了觉得他还是那一片诚恳。老百认为,假如他当时又是有意向神宗皇帝表态,那么这种表态也是成功的。

      老百是极为佩服苏轼把宇宙问题和人生问题融汇结合的本领,也佩服他指物喻事的艺术技巧,更佩服他以豪放阔大的风格入词,开创词坛新貌的才华。

      文章的后面,老百附上两首《水调歌头》

      1965年5月下旬,共和国领袖毛泽东来到井岗山游览视察,在苍茫青山间,这位伟人万丈豪情,写下气势磅礴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老百的文字功底与苏轼的差距是天上人间。与毛伟人相比,更是“济辈跟随愧望尘”,但也要学着舞文弄墨。时至1986年10月,刚刚踏入工作不久的小百,到沙湾进行购销电脑短训,故地重游,回忆两年前在此毕业实习时的同学友爱,不禁感慨万分,就试写过一首《水调歌头•重游沙湾》

      有幸机遇到,重游沙湾县,

      同是学习技术,心境异当年。

      常忆桃李芬芳,已随秋风西去,惟留市街寒。

      把酒来寻觅,阳春何时还。

      上自习,开晚会,登红山。

      两载粮校,留下多少情思恋。

      未历世途坎坷,不知创业艰难,可叹太少年。

      愿爱似黄叶,飘埋根底间。


     
    赞0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逼视.警醒 下一篇:镜鉴·春泥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门楣与台阶阅1065次
    夏日大东北阅1086次
    母爱似海深阅1724次
    父亲的书柜阅1709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724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6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8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2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