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环卫女工的情怀
  • 管理
    作者:许珉 发表时间:2015-06-17 18:46:35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陈红蔚的姐妹们,是一群在晨曦里透着光华的马路清洁环卫工,让人们读着这样的故事,心里只想赞美她们,被他们的勤劳、朴实所感染。作者历数这十几个好姐妹的家庭生活,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身处社会最底层清洁工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态,他们所处的工作地位有被路人蔑视的,有被家人看不起的,她们也困惑和苦恼过,但他们依然热爱这份工作,执着地坚守,像蜡烛一样,努力地燃烧自己。其实,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在不同岗位上都能发光发热,实现有价值的人生。作者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不正是如此吗?她们付出辛劳的汗水,默默无闻地做着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这正是每一个公民对待自己的工作所应有的态度,这个社会才能良性、健康地发展。拜读佳作,推荐欣赏!

    故事小说:《环卫女工的情怀》

    当旭日从城市的满目葱绿中冉冉升起,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红彤彤的面庞,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天山,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有一种笑容荡漾在每一条大街小巷,那笑容就像一片片绿色的植被,渲染着城市环卫工人,奋发向上的形象……

    当春风从季节的悄然更替中缓缓吹起,有一种声音流淌在每一处街路广场,那声音就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燃烧着环卫工人执着真诚的希望……

    是环卫工人把春天的色彩挥洒在这片土地,是环卫工人把夏天的热情挥洒在这片土地,是环卫工人把秋天的收获挥洒在这片土地,是环卫工人把冬天的凝重挥洒在这片土地……就这样环卫女工依然执著、依然无怨无悔为了社会的需要甘心做好点点滴滴……

    陈红蔚同志,女,现年四十五岁,一米六八的个子。长得不胖不瘦,大眼睛,高鼻梁,从脸部表情上看,她挺有精神的,而且十分有自信心。原先陈红蔚是西域边陲小城奎屯市,兵团第七师棉纺厂的一名纺织女工,一九九四年下岗了。后来,经过再就业培训,在奎屯市环卫局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环卫清洁女工。

    说起来,奎屯市环卫清洁女工的工作很不简单。其中有苦、有累、有脏、也有乐。陈红蔚和几位同时下岗的姐妹们,负责打扫奎屯市乌苏路这条漫长而又繁华的“住宅区、学校、商业区、工业区和休闲娱乐场所”融为一体的马路。

    奎屯市乌苏路从北向南,有市公共交通车“一路、三路、六路、九路、十路、十二路”交叉串行通过。乌苏路的北段,是市一中学校所在地,坐六路公共汽车向南一站左边,就是市一小学校,右边是市青年公园,向前一站,就是“塞特”广场和乌苏路商业街,向南有伊梨洲干修所、市实验幼儿园、市农行办公大楼、清真寺、市三小学校、市党校、市高级中学、市电力公司办公大楼、再向南就是奎屯市的开放区。这一段的马路,临街的单位和部门较多,人员住得复杂,又是商业、娱乐一条街,打扫起马路来就更显得辛苦得多。为了不影响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打扫这一条马路……

    这段马路较长,交叉口又多,打扫起来挺麻烦的。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你一扫帚,我一扫帚的扫一遍,就得好几个钟头。曾经有人计算过,就这一段马路,每天早晚八个小时来回地清扫马路,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走过的路加起来,就有好几十公里。站在马路上,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经常听到外地来奎屯市出差或者是购买东西、玩耍的人,都说这里的马路很干净。

    这时,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都感到特别的自豪,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奎屯市环卫清洁女工的多少辛劳,也是对奎屯市环卫清洁女工劳动价值的肯定。

    陈红蔚的家住在奎屯市的东面,她爱人许东明所在的单位,兵团第七师一三一团鞭炮厂,家属院内的平房里。离她上班的地方很远,她骑自行车上班,就得四、五十分钟。赶上早班,要求四点钟到,陈红蔚临晨三点多钟就得起床。

    新疆的冬天,严寒也来了,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冷飕飕的风,呼呼地刮着。光秃秃的树木,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在寒风中摇曳……风特别的大,天气特别的冷,要是遇上寒流,零下三、四十度。

    陈红蔚的脸和手、脚都冻得钻心的疼。要是遇上了寒流和大风天气,连自行车也骑不动,只好艰难地推着走。

    临晨这里的四周黑得很,大街小巷静悄悄的,刚刚当上环卫清洁女工的陈红蔚,四十岁刚出头,心里也是十分的害怕。

    奎屯市的冬天,还算挺得过去,要是在这里的夏天里,碧空如洗,天高云淡,骄阳似火……一会儿天低云暗,乌云密布,狂风怒吼……一会天公大发雷霆,电闪雷鸣……一会瓢泼大雨,倾盆滂沱,……一会儿潇潇雨歇,虹桥飞架南北……有的时候,空中没有一丝云,头顶上一轮烈日,没有一点风,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再叫你穿上黄马甲,带上黄帽子,站在马路的上面,来来回回、忙忙碌碌地清扫大街上的垃圾。

    沥青铺的马路之上,温度相当的高,夏天大暑有时高达五、六十摄氏度,那个热劲男人都很难熬了,更何况是女人。你就甭提马路上的热了,真的叫人受不了。

    要说城市环卫清洁女工的工作不苦、不脏、不累,那是骗人的的鬼话。但是,人干那一行工作,不都一样要吃苦吗?如果,说你干那一行都糊弄,都不实心踏地好好地干,那你任何一行也干不好,也都干不出什么名堂来。

    常年累月,起早贪黑的陈红蔚,自己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丈夫和女儿。她整天忙外面的环卫清洁工作,也顾不上家务活,全家的重担都落在她丈夫的身上。

    陈红蔚的丈夫许东明,是兵团第七师一三一团鞭炮厂的警卫,是一位先天性残疾而身体崎形,身高不足一米七零。

    从小的时候,许东明就没有读过几年书,小学毕业以后,就因家庭贫困开始在兵团第七师一三一团八连,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调到兵团第七师一三一团鞭炮厂当了警卫以后,许东明觉得家庭经济紧张,他为了给家里增添一些收入,就承包了八连的一块荒地,起早摸黑地忙活。

    由于身体上的残疾,别人一上午能够干完的活儿,许东明得干上一整天。晚上回到家中洗一把脸,就到炮厂去站警卫,妻子又全天要去扫马路,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这个残疾汉子身上。

    然而,随着女儿一天一天地长大,日益增加的家庭开销和繁重的劳动,让许东明残疾的身体越来越不堪重负。

    眼看鞭炮厂家家户户,都买上了电视机、冰箱、摩托车……都住进了新的楼房,而自己的家里只有几间破旧不堪的平房,吃着不能再节俭的饭菜,忍受着别人背后指指点点的冷嘲热讽。生性倔强的许东明心中,一股将要燃烧的火,正在这位中年男子的胸中涌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许东明听人说奎屯市大搞基础建设,与此同时也大量的需要——红砖。他找到了有关部门的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开办一个家庭私营的——砖窑,项目谈下来以后,可想建一个家庭砖窑,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当时,奎屯市已有两家砖厂了,再建一个家庭砖窑,实实在在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许东明先是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头猪。然后,他又找亲戚、求朋友,东拼西凑,建家庭砖窑的钱勉强筹齐了。

    一九九五年,许东明的家庭砖窑终于建成了。然而,对于许东明来说,这仅仅是他的创业的开始。许东明辞去了兵团第七师一三一团鞭炮厂警卫的工作,一心一意地搞他的家庭砖厂。

    刚开始建家庭砖厂的时候,许东明吃住在工地上,他白天跟工人在一起忙碌,在这期间,他还要给他的女儿做三顿饭。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许东明一个人,又要住在工地上搭起的简陋的窝棚里守夜看工地。

    有一次,许东明劳累了一天,这晚的十一点多,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窝棚后倒头便睡,第二天一早他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睡在水坑里,地铺全湿了。原来,昨天晚上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拌着一道道闪电,一阵又一阵雷声……刹那之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打得窝棚的窗户啪啪直响……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一霎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一个漫长的深夜,阴云密布,响雷一个接着一个,闪电在天空中闪着……风,使劲地吹着,树枝被风吹得喀嚓喀嚓作响,顷刻之间,倾盆大雨就落了下来……雨点是那样大,雨帘是那样密,地面上的雨水,汇成了一条条小溪……雨过流水把许东明的窝棚都卷走了,可是,劳累过度的他却浑然不觉。

    家庭砖厂就这样在许东明的精心呵护下,一点一点地有了起色。然而,好景不长,一九九六年前后,正赶上“三角债”风行一时,许东明卖出去的砖,收不回来几个钱,砖厂因为没有了流动基金,付不上一切费用,要帐的债权人,都要到了他的家中。

    眼看着许东明自己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庭砖厂,因为讨不回来卖出去的砖钱,没有了流动资金,砖厂面临停产,许东明心急如焚。

    一次又一次外出讨债,大多数都是“空手而归”的许东明,他一气之下在家里蹲了两天。

    许东明看着自己贫穷的家境,想着自己“血本无归”的家庭砖厂,这个一向坚强的男子汉,因为积蓄已久的情绪得不到发泄,在一瞬间化作一个可怕的念头:“自己这么活着还有啥意思,干脆上吊算了!”

    就在“万念惧灰”的许东明,将绳子挂在房梁的生命紧急关头,正好路过的老母亲推门而至,娘两个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

    经历了生死考验的许东明,再次振作起来,苍天不负有心人。家庭砖厂在许东明的苦心经营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从那时起,许东明的家庭砖厂,现在已经成为年产值达二十多万元,利税二万余元的家庭福利企业。

    先天残疾的许东明,从小就饱尝了身体残疾的痛苦,所以,从一开始创办家庭砖窑的时候,他就下决心要办福利性质的企业,让和他一样的残疾人都能得到一份工作。

    许东明的家庭砖厂里面,已经有残疾工人十二名,占了在册职工的将近百分之六十以上。

    许东明家庭砖厂里,有一个名叫崔喜妹的残疾人,双目失明,年纪已经大了,都超过了退休的年龄,但考虑到她的生活十分困难。

    许东明还是把崔喜妹留了下来,让她在砖厂里面,打扫打扫院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并在生活上处处照顾她。

    在许东明的家庭砖厂里面,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残疾职工处处都受优待。

    许东明真正的富了,可是,当人们走进他的家中,就可以发现,除了他女儿学习用的用具和普通的家具外,整个家中再没有什么了。

    许东明并不是一个“守财奴”。有一次,他的家庭砖厂里的一位叫孙素珍的职工,她的丈夫生病了没有钱住院,许东明二话不说,帮助孙素珍凑够了住院费。钱花在别人身上,有人说许东明太“傻”,家人开始的时候,也不理解他。

    但是,许东明的回答掷地有声:“俗话说‘饮水不忘打井人’,没有上级领导干部、有关部门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哪有我许东明的今天!”

    这一件又一件的事儿,许东明都已经渐渐忘却了。但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却都一个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成为了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许东明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陈红蔚的好后勤,家中的“吃、喝、用”都是由他操持,他无怨无悔。

    陈红蔚的女儿许红霞,在奎屯市第四中学上初一年级的时候,她才十二岁,有一天,许红霞发高烧,住进了兵团奎屯医院,又加上陈红蔚的姐妹们轮休,她要顶班继续干。

    有一些好心的人,托话告诉陈红蔚说道:“你的女儿住进了兵团奎屯医院,你还不回去看一看。”

    陈红蔚眼含着热泪回答:“我要是真的走了,此时,又有谁帮我清扫马路上的垃圾呢?”

    就这样陈红蔚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坚持到清扫完马路上的垃圾,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急急忙忙赶到兵团奎屯医院去看望自己的宝贝女儿。

    当陈红蔚心神不安、慌慌张张赶到医院时,她的女儿已经转危为安,看着女儿平静地睡着了。

    陈红蔚此时此刻热泪盈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一下子扑在丈夫宽大的肩膀上,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她使劲的不让自己哭出声,那样的话,就会影响到宝贝女儿和其他病人的休息。

    对于城市环卫清洁女工来说,苦点、脏点、累点和难点算不了什么,她们天天头顶烈日,脚踏寒暑,任劳任怨,手拿着扫帚最怕的是别人不理解。

    有的时候,她们在清扫马路上的垃圾时,遇到行人乱扔废纸、果皮,你上前去说道:“请你把废纸、果皮捡起来。”

    有的人理解你的话,就会马上不好意思地捡起来,还连连说声:“是我做错了,对不起!”

    要是遇上了不道德的人,你就委屈的多了。他(她)们不但不捡,还要挖苦和讥讽环卫清洁女工。

    有的轻一点的说你:“不就是一个扫马路的吗?有什么了不起和神气的。”

    要是有的人重一点说你:“我们都不扔垃圾了,你们不就又要失业了吗?”

    使陈红蔚记忆忧心、难以忘怀的是这么一件事情。今年五月一日的那一天,有一位穿着“不伦不类”衣着的女人,她带着一个娇气十足的女孩子。

    从奎屯市“塞特广场”购物出来,走在乌苏路大街上,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的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子,一直伤心地哭闹不停,这位中年妇女三十五、六岁上下。

    竟指着她的女儿说道:“你再不听话,以后长大了,就叫你像她们这些环卫清洁女工一样去扫马路。”

    这一句话的份量那可是不轻,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听了之后,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一连好几天的时间,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心里都觉得堵得慌,都不言不语,心事重重。

    后来,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想通了都说道:“我们清洁女工扫马路有什么不好?正是我们环卫清洁女工的辛勤劳动,清洁了马路的环境卫生,而这个不懂社会公德的女人,则是用她的不文明的语言,污染了社会,我们环卫清洁女工比她高尚百倍、千倍。”

    当然,我们清洁女工要求别人没有偏见,首先自己就不能看不起自己,不要认为自己是环卫清洁女工,就低人一等。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当环卫清洁女工的,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好的。

    每当,我们环卫清洁女工,看见人们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甜丝丝、美滋滋的。

    在陈红蔚的姐妹之中,有一个叫黄荣荣的,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四十刚出头一些。

    黄荣荣的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婆婆、公公也和她住在一起,可说是“三代同堂”了。

    婆媳关系不和的家庭里面,男人在“夹缝”之中难做人的日子,那真不是个滋味。

    黄荣荣和他丈夫张广亮结婚的时候,黄荣荣是奎屯市兵团第七师化工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她的丈夫张广亮,是兵团第七师机关的一名普通职员。

    此时,黄荣荣就成了她婆婆的“眼中钉,肉中刺……”有人说她们是“命中相克……”她们夫妻俩之间,时常因家中的小小不然的事争论不休,她们之间的矛盾也由此而来。

    黄荣荣的婆婆,因年纪大了手脚也不方便了,有了儿媳妇以后,家里的事情,总想叫儿媳多干一些。

    可在那个时候,黄荣荣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孩子,时间总是紧紧张张的,本来就要洗衣做饭,有了孩子以后就更忙了,也实在是辛苦得不行。

    再让黄荣荣干一些其它的事情,也是难为她了。此时的黄荣荣,想让自己的婆婆,干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减轻一些黄荣荣的负担,使她能够缓一缓劲。

    为此,婆媳两个人之间,你来我往,口角不断。这倒给黄荣荣的丈夫张广亮,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生活难题……”

    张广亮如果说自己的妻子黄荣荣不是吧!妻子倒并非“偷懒”不干,确实是没有时间。

    张广亮如果反过来说自己的母亲吧!她老人家年迈体弱多病,干家务活,也的确力不从心。

    记得有一次,黄荣荣的婆婆当着丈夫张广亮的面数落黄荣荣,丈夫刚为自己的妻子辩驳几句,就招来自己母亲的一顿臭骂:什么“妻管严”、“没良心”、“娶了媳妇忘了娘”……等等。

    张广亮忍不住说了自己的母亲几句,黄荣荣的婆婆就嚎啕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给张广亮上起了“忆苦思甜”课。

    张广亮在黄荣荣的面前,也不敢多说,这是因为自己的媳妇,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

    但是,一次婆媳之间争吵以后,张广亮无意间说了黄荣荣几句,妻子知道自己的丈夫也是出于好心,就是气不顺,当着丈夫的面也沉默不语,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却有一个星期,对她的丈夫张广亮,就是不理不睬。

        黄荣荣下岗以后,她的婆婆更加对她“挑剔”起来,黄荣荣干上环卫清洁工作以来,她的婆婆对她也是冷言冷语。

    正当,丈夫惶惶不可终日之时,一个偶尔的机会,使张广亮找到了在这种“夹缝”之中,做人的“金钥匙”。

    那是一个夏天,黄荣荣生病住院了。一天,张广亮给妻子烧了一大碗她最爱吃得“老母鸡汤”送去,并随口说道:“媳妇,这是我的妈妈特意给你烧的。”

    黄荣荣听了,愣在那里好一会儿,她回答道:“这事情就怪了,一向对我不好的婆婆,一下子怎么会对我怎么好呢?”看着自己的妻子“若有所思”的样子。张广亮心里一亮,便顺口胡诌下去,什么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老母鸡,买回来以后,她老人家又忙着宰杀、清洗、烧煮等。黄荣荣虽然一语不发,但张广亮看出了妻子,此时有点被感动了!

    为了黄荣荣和婆婆两个人之间早日和好,当妻子出院的那一天。张广亮又多了一个心眼,到奎屯市电器商店买了一台鸿运牌的电风扇,当着妻子的面送给自己的妈妈,并且说道:“妈妈,这是儿媳妇孝敬婆婆的。”

    黄荣荣听了之后,非常的吃惊,但是,看在张广亮使给她的眼色,也就默认了。

    婆婆开始怔住了,但是,看在儿媳妇黄荣荣一脸高兴和兴奋的样子,也终于露出了难得笑容。

    从此以后,张广亮的“夹缝”生活,渐渐地变得宽松起来。为了“扩大战果”。有的时候,黄荣荣忙着去打扫马路,家中一大堆脏衣服来不及洗的,丈夫便偷偷地洗净,妻子问起此事,张广亮说是他母亲的功劳。

    张广亮的母亲喜欢吃“辣子鸡”,丈夫就常常在下班回家时捎带一份,并说是媳妇黄荣荣的一片孝心。

    有一次,黄荣荣的婆婆患感冒发烧,黄荣荣立即送饭喂水,问长问短,使婆婆第一次在张广亮的面前,夸起了她的好儿媳妇。

    婆婆也不嫌弃儿媳妇,是一个环卫清洁工人了,婆婆不仅在熟识人们的面前,常夸黄荣荣的贤惠孝顺。而且还不顾年老体弱,帮助媳妇做一些家务活,感动得黄荣荣搂住婆婆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从那以后,张广亮从“夹缝”生活之中,彻底地解放了出来,妻子黄荣荣也无后顾之忧了。

    在陈红蔚的姐妹之中,有一位叫顾宝珍的,瘦小的身体,面色是特别黄的那一种,可说是一个标准的黄种人。但看上去,她显得特别的有精神。

    顾宝珍的丈夫王志宽,是奎屯市人寿保险公司的一名办事员,她就住在丈夫单位上居民住宅区的楼房里。

    顾宝珍是一个三口之家,现在,儿子已经上中学二年纪了,名字叫王小天,长得像他的爸爸王志宽,也是一个英俊的小伙。

    顾宝珍原先是奎屯市一家玻璃加工厂工作,由于企业经营不下去了,随之破产了,她也下岗了。

    当顾宝珍干上环卫清洁工人的时候,她家刚好要换新的楼房。那些日子,她的丈夫王志宽,一直忙着新的楼房的装修事情。

    眼看着房子一天一个样,顾宝珍心里面挺感谢自己的丈夫的,丈夫王志宽,是一个好脾气的男人,你就是再发火,他也不急,只会在那里傻笑。

    你要是说顾宝珍的丈夫傻,他才不傻呢!他的心里可存得着事了。你想装修一套新的楼房多么的不容易,再加上顾妻子是干环卫清洁工作的,一天到头不着家,里里外外的事情,全靠王志宽一个人来搞,可他不紧不慢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楼房的装修。

    顾宝珍知道,从准备开始要买这套楼房一刻起,她就不可避免的陷入无限幻想之中,她面对着这套楼房的户型图,不停地想象着房子的布置,卧室的床该如何摆放,沙发什么颜色的好,她在奎屯市各家书店里面,寻找着各式各样的样板照片,也在奎屯市的书店里面,仔细寻找着装修的书籍。

    直到有一天,顾宝珍面对着一则“尿不湿”的广告,再也找不到它和房子有什么联系,她才突然想起来,几年以前,对着这条广告,她曾无限深情地幻想过,儿子柔嫩的粉粉的小皮股。

    那个时候,顾宝珍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时,她也是“不可避免地陷入无限幻想之中”。

    一样执着地顾宝珍,想象自己儿子的模样。就连她在打扫马路的时候,也和她的姐妹们探讨楼房的装修问题。

    顾宝珍在家里面,是一个比较闲的人。丈夫王志宽的父母亲,跟着他们住在一起,家中的“柴、米、油、盐、洗衣、做饭”的事情,她都不用操心,就连自己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丈夫自己去买的,家里的一切事情,都由她的丈夫一个人张罗。

    一样幸福的遐想,一样美丽的期待。顾宝珍买的这套楼房是期房,等待房子一点一点地建好,当她看到自己要住的房子,一层一层地增高,看着房子渐渐地超过了现在她住的楼层的时候,她知道再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家就要搬进新楼房了。这样的情景,就像当年她怀孕计算着儿子该长手指了,儿子该长头发了一样。

    楼房的主体盖好了,从外表再也看不出任何变化了,顾宝珍开始心急,怎么回事,那时的心情就像儿子入盆后,突然之间没有了他拳打脚踢后她开始担心一般: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终于,顾宝珍拿到了楼房的钥匙,空空的房子,需要她的丈夫用心去装饰,就像当年的她抱着那小小的布娃娃。她暗自发誓,她要用全部的心去教育他。

    楼房装修的过程,是非常累人的,但是,又充满了欢喜,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空空荡荡地家里,开始一点一点的变样,慢慢地接近顾宝珍心目中的那个理想的家园。

    哪怕是烈日当头,哪怕是小雨淋沥,每一天,顾宝珍打扫完了街道路口,都会不辞辛苦地去看一看自己新楼房的装修进度。

    育儿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但也充满了快乐。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拉着儿子慢慢学会了走路,看着他渐渐地能够自如地与母亲顾宝珍交谈,看着他一天一天长大,成了一个结实的小伙子,看着他越来越懂事,顾宝珍心里的幸福是那么地真实。

    是呀!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面,顾宝珍将和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住进这崭新的楼房。

    丈夫、儿子和楼房,都是家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丈夫、儿子和房子,虽然,顾宝珍干上环卫清洁工作这“又苦、又累、又脏”的差事,她从不后悔,这是因为她喜欢这一项工作,更牵挂她那心爱的家!

    在陈红蔚的姐妹之中,有一位叫于小玲的。在她们的姐妹之中,她的个子最高一米七一,笑起来一对小酒窝可甜了。她和她的丈夫王敏铭,人称是一对“酒夫妻”。

    与亲朋好友聊天,说起自己的老公什么时候最浪漫,有浪漫情调的人们都会说:“玫瑰、咖啡、散步、吹河风和看天上的星星……”

    于小玲的丈夫王敏铭,是一样也沾不上边,在于小玲看来,和她老公一起喝酒勉强算得上。

    大多数女人,都不喜欢自己的丈夫喝酒,但是,于小玲例外。她的老公喝酒,她一定坐陪。和丈夫一起喝酒的时候,除去公务喝酒,一般状态都是轻轻松松的,两个人的心情也是不错的。

    于小玲最喜欢她的老公,在她面前大声地叫唤:“老婆,炒点小菜,再来一些小酒。”

    说是好菜,无非是“花生、凉拌菜和鸡爪子”等一些家常下酒菜。开饭的时候,餐桌上必摆上两个杯子,放上一瓶啤酒,夫妻两个人之间一杯一杯的碰着、喝着多有趣。

    夫妻两个人对饮,很是惬意。于小玲就喜欢那份轻松,喝上几杯,停下来,说说话,虽然,酒桌上碰杯一再强调话在酒中。

    夫妻两个人喝酒,当然得找些话说,有意见借着点酒意提出来,也容易在酒中化解,这比面红脖子粗地吵架,不知强多少倍。

    于小玲眼见自己的老公,渐渐地改了脾气,心里暗喜,这酒还得喝下去。从此以后,只要老公提出加菜、喝酒,于小玲都积极配合。

    于小玲的女儿出生了,酒不常喝了,却也有惦记着的时候,她和她的丈夫王敏铭,便改成吃夜宵,夜宵不比在家用,孩子睡着了,交给婆婆照顾。

    两个人偷溜到住宅小区的大排档,不说别的,那儿的气氛好呀!一路儿都是啤酒瓶,丁丁当当地撞得山响,一桌桌的人都在豪饮,让人觉得生活异常的美好。

    于小玲和王敏铭两个人,也会选定一家如意小吃点坐下,点上几个小菜,要上两瓶啤酒。

    在外面喝酒,于小玲的丈夫的绅士风度就来了,记着给他倒酒、布菜,她坐他的对面,颇有点谈恋爱时的羞涩,那种神情连自己都陶醉和迷恋,家务琐事抛在了一边,夫妻两个人就为了喝酒。

    彼此之间熟悉,却也是无话不说,老公会问上一句,最近妻子打扫街道辛苦吗?那一种话语,在酒间透露出来,是何等的亲切,何等的暖人心呀!

    这个时候,于小玲不会和她的老公,谈烦恼的事情。和他谈工作、谈人生、谈梦想,会觉得他如一个好友一样,可以信赖和依靠。

    总是夫妻两个人喝酒,也会有无趣的时候,和亲朋好友喝酒却别有风味,尤其是于小玲和她的丈夫王敏铭与朋友喝酒,朋友们都没有领教于小玲的酒量之前,更是一件乐事。

    记得第一次,于小玲和王敏铭两个人,去同老乡聚会,别人看她斯文女人一个,有好惹事者,居然想把她喝醉。

    于小玲和老公王敏铭站在同一条战线,跟别人拼酒,是一件多么斗志昂扬的事情,老公为了照顾和保护妻子,开始时尽量不让她多喝酒,等到对方倒之将倒的时候,妻子立即出马,以湘女的泼辣出奇不意地碰上几杯,让对方眼界大跌,想撤已晚横竖只是一个醉字。

    于小玲坐在自己老公王敏铭的身边,得意洋洋地注视着对方,带着善意的阴脸憨憨的笑着,一瞬间,觉得他们夫妻两个人之间,彼此靠得那么亲近。

    而夫妻两个人并肩作战几年,在亲朋好友里面小有名气,一般酒量的人,真不敢前来挑战,这反而让于小玲安下心来,老公喝酒的机会少了许多。

    唯一浪漫的事情,就是在一次深夜,他们夫妻两个人,看完碟片以后,于小玲从冰箱里面,拿出一盘吃剩的油炸花生米和一瓶啤酒,她和她的丈夫王敏铭,躲在卧室里享用。

    于小玲和她的丈夫两个人,就像一对亲兄妹一样,直接拿着酒瓶喝酒,光着脚丫在卧室里面,一会儿走过来,一会儿走过去的。

    这虽然与一般意义上的浪漫,大相径庭,却是给了环卫女清洁工于小玲,一种平凡真实的幸福。

    在陈红蔚的姐妹之中,有一位叫陈思云的,她是她们环卫清洁女工之中最胖的一个,也是她们当中最有劲的一个,什么最重的活儿,对她来说都是轻而易举不费劲的事情。

    陈思云看电视只看连续剧,所以,有关新闻报道的事情,都是由丈夫刘建江讲给她听。

    陈思云的丈夫,偶然也会心血来潮地写上两篇文章,陈思云也会告诉她的丈夫反响不错,说时她的脸上还带着坏坏的笑。

    这两天以来,陈思云给丈夫诉苦,自己有一点腰酸臂痛,可能是打扫街道时间过长的原因。

    丈夫刘建江警告妻子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真是看电视连续剧成瘾了,也会腰酸臂痛的,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那就太可惜了。

    陈思云口中一个劲地答应,其实她知道,她这个人呀!有那么个劲,做什么都是一旦投入了,任凭是谁也拉不回来。

    陈思云的丈夫有着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朋友和不少的爱好,还有在论坛灌水的爱好。但是,陈思云有一点让她觉得心中特别的踏实,就是明白自己的生活重心,是这个家庭,有她的丈夫和她的宝贝儿子,这两个一大一小的男人。

    陈思云给他的丈夫打分,说他够九十分的水平做个“好丈夫”、“好爸爸”、“贤内助”,她的丈夫刘建江,总是坦然自若地一笑了之。

    陈思云的丈夫,是一个特别舍得在家里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男人。

    有舍才有得,在陈思云丈夫的概念中,爱永远不能不劳而获。家是夫妻的园地,用爱去耕耘,用心去浇灌,用双手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陈思云的家里面,是一套普普通通的二室一厅楼房,没有豪华的装修和摆设,但经过她丈夫的慧心操持,这个家洁净清新。

    陈思云的家中有一面墙,上面是十几个各式各样美丽的境框,里面全是他们一家三口温馨而又甜蜜的照片。过了一段时间,她的丈夫自然而然就会换一些新的上去。

    亲朋好友们来了,都很喜欢那面墙,觉得别有风味。陈思云的丈夫在冰箱的门上,贴了一些有趣的小工艺品,床上和沙发上,放着几个色彩不同的大靠垫,小小的阳台上,风铃有意无意地轻撞头顶,发出悦耳的叮咚声。他们的房间虽小,但是温情却无边无际。

    陈思云的丈夫,每天的日子过得满满的,他总是说时间不够用,要上班、要锻炼、要打扫家中卫生、要煮饭买菜洗衣、还喜欢看书学习。现在,更要上网增加信息和知识。

    不过,陈思云想丈夫最离不开的是阅读。丈夫的阅读是一种诗意的阅读,而且丈夫还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难得吧!

    丈夫说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和智慧,当生活之中,遇到解不开的结时,书能够让丈夫“心底无私天地宽……”书让丈夫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内心的感受。

    陈思云和她的丈夫刘建江的生活,简单而快乐,这也是他们夫妻两个人,一直追求的目标。

    陈思云的丈夫,曾经送给她一枚小小的钻戒,并在旁边留言:愿我们的感情像钻戒一样,永恒而久远。

    正因为是老公刘建江可爱和憨厚,所以,陈思云一定要和丈夫两个人“相亲相爱”地走下去。

    在陈红蔚的姐妹之中,有一位叫许建芬的,长得白白净净的,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读书之人。

    许建芬的脑子最灵活,也最有办法,她们姐妹之间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最先拿出点子来,这些姐妹们也都愿意采纳她的意见,姐妹们几个都称她是一个“智多星”。

    这一天,许建芬和她的老公两个人一起吃过晚饭。老公就迫不得已拉着许建芬去超市,他急忙地说道:“快快快,今天奎屯市‘三洋’超市大减价,我们快去抢购啊!”

    许建芬急忙拉着丈夫的手,她回答:“老公,你真的快告诉我,是什么东西减价了?”

    “渔叉啊!那可是一下子就减了一百多元钱呢!”丈夫付登营高兴不得了地又开心的说道。

    许建芬惊奇地又回答:“老公,可是,根据咱们家现在的状况,还不需要那个东西啊!”

    “可是,它一下子减了那么的多,那可是真的便宜呀!”付登营继续说道。

    “老公,可是,我们家里面,真的用不着那玩意儿啊!”许建芬耐心地继续解释道。

    “这么便宜的渔叉,质量又好,你怎么还挑三捡四的呢?快去买呀!”付登营急不可待地再次说道。

    “老公,好吧!我听你的。”许建芬再次回答。

    付登营和许建芬夫妻两个人,买了两把极为便宜的渔叉,妻子背在背上,丈夫将军一般地走在前面,不时地回过头来羡慕地看着自己的爱人,他说道:“有这么敏锐观察市场动向、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收益的老公,在你的身边,你是真幸福。”

    许建芬回答:“看见你得意的样子,就知道了。”

    经过男装专柜的时候,许建芬看上了一件男式休闲服,放在自己老公的身上比了一比,她说道:“嗯!你穿上这件衣服一定很帅!”

    付登营回答:“老婆,你的眼力真好,我也真的看上了。”老婆此时也不回答,她就决定买了。

    在店员包衣服的时候,许建芬眼红地看着自己的老公说道:“你可是真有幸福,有这么一个宁愿自己不买衣服,也要给丈夫买衣服的贤惠妻子!”

    付登营呵呵地笑着,他指着衣服回答:“老婆,我不喜欢灰颜色的衣服,我买那件黄颜色的怎么样啊?”

    许建芬杏眼圆睁,柳眉倒竖,她立即又说道“老公,你说什么?啊!不行!这是我精心给你挑选的,你要理解我的心意呀!”此时,付登营什么也不说了,点头只好作罢。

    在家里看着电视,许建芬倒在丈夫的怀里撒着娇说道:“老公,说你爱我嘛!”付登营要大她十多岁,一开始结婚的时候,她就经常在他的怀里面这样说,她的丈夫也听多了,自己一边盯着银幕,一边吱吱嗯嗯地应着。

    许建芬扳着指头又说道:“老公,从今以后呢!只许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不能够说老婆不好,你要每天想我三十遍,吃饭也要让老婆先吃,喝水……”

    看见老公付登营,仍然盯着电视,她不高兴地娇声再次说道:“老公,老公,你知道不知道啊?”

    付登营见到妻子,真的要发脾气了,他赶忙地回答:“老婆,我知道!我真的知道了!”

    许建芬的眼里立刻露出杀机,她继续说道:“知道?“老公,那你给我再重复一遍!”

    此刻,付登营继续回答:“老婆,你的谆谆教导,我永远记在心里,这样你就满意了吧!”

    每当这个时候,许建芬就会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两只眼睛一点不眨的看着自己的老公,也就在这个时候,她也是最心满意足的。

    这一天吃中午饭的时候,付登营说起了他单位的事情,说跟他一个办公室的小李,怎么怎么不好,老是调侃他。

    此时的许建芬,火冒三丈把饭碗砰的往桌子上面一丢,一声不响地从厨房里面,拿了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出门去。

    付登营呆了一会儿,他才说道:“老婆,你这么凶神恶煞的,让我看了都害怕,你要干什么去?”此时,许建芬也不回答,她不慌不忙、沉稳地挽起衣袖,拭刀、开门、出去。

    此刻,付登营大汗淋漓,他急忙地又喊道:“老婆,不要啊!”他火速赶到单位,老婆和小李都不在。

    四处寻找,只见单位的停自行车棚里。小李一个人在狂吼:“谁这么缺德,把我的自行车车胎捅破了?还连着捅了好几个洞!”

    付登营和许建芬两个人结婚以后,第四十七次吵架之后,丈夫照例眼泪汪汪地打起小背包,准备出门流浪江湖。

    付登营拉开房门的时候,他的背后响起了他的妻子许建芬柔柔的说话声:“老公,吃完了这碗面条,再走好吗?”

    回头就见他的老婆,正楚楚可怜地看着付登营。“老公,这碗面条里面我打了两个荷包蛋,蛋黄七分熟,都是你最爱吃的。”妻子又喃喃地说道。

    此时此刻,付登营顿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立刻抱住妻子回答:“老婆,我好好幸福啊!”第四十七次地把他的小包包,又扔进了衣柜里面。

    许建芬和付登营夫妻两个人,打打闹闹十几年了。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感情越打越好,越打越红红火火、恩恩爱爱,妻子离不开丈夫,丈夫离不开妻子。

    特别是许建芬干上了环卫清洁女工,付登营和妻子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好了,整天是出双入对的,让街坊邻居好好羡慕他们两口子。

    十一

    在陈红蔚的姐妹之中,有一位叫鹿素萍的,人长得很一般,没有什么脾气,在她们这一些姐妹之中,是一个不爱说话,只知道干活的这么一个人。

    青春就这么轻易地流失,鹿素萍有一个心甘情愿、糊里糊涂跟她生活的“傻”丈夫黄志帮,不知是祸还是福。

    鹿素萍和黄志帮两个人结婚以后,家庭锅碗瓢盆的序曲开始打响,阵地战彻底地转换成了持久战。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鹿素萍总是喜欢寻找廉价地战利品,来庆祝自己的首战告捷。

    可怜黄志帮的那些报纸和电视遥控器,战争结束以后,早被妻子折磨得面目全非。

    于是,硝烟散尽,为了看电视,妻子坐在那里享清闲,丈夫不得不开始一本正经的战后重建工作,可怜的电视遥控器,又是被一层又一层的透明胶捆在一起,俨然成了一个十恶不赦之徒。

    战争之后,总会有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鹿素萍爱美的本性暴露出来,不时的她会披下满头飘逸的秀发,瞪着一双丹凤眼,外加蒙娜丽莎的微笑。

    用近似于平时温柔十倍的声音问他的老公黄志帮说道:“老公,你说我漂亮不漂亮吗?”

    黄志帮一般当场就会被“糖衣炮弹……”击中,偶尔,也会送上几斤“秋天的菠菜……”

    鹿素萍喜欢自然美,讨厌时下女人视为珍宝的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她的形象总给人一种“清新、典雅”外加“少女”的顽皮。

    电视总是比人醒得早,睁开眼睛躺在床上的妻子,雅兴大发,总会照着俊男靓女模仿一番。

    幸运的是,妻子的体态窈窕,胳膊上还有块不是十分发达的肌肉,那是她打扫街道锻炼出来的。

    有的时候,妻子会向丈夫故做健美状,展示一番自己的身材,并嘲讽着说道:“老公,你看”。

    黄志帮赶忙抚摸着妻子麦杆似的胳膊,他恭维地回答:“老婆,真是好肉,好肉。”

    时下假钱泛滥成灾,已经严重影响和冲击着鹿素萍家的金融体系,妻子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一段时间里面买菜和买日常生活用品,收受伪钞,放在家中。

    有一次,黄志帮在不明情况之下,动用了妻子的伪钞,被拉板车的师傅骂得狗血喷头,丈夫正生气要找妻子理论,妻子看见丈夫火红的脸,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妻子不动声色地说道:“啊!这可是一张假钱,一定是昨天买鸡蛋那个女的找的,没有办法的啦!只有换一张吧!给那位收破烂的师傅。”

    黄志帮经常对他的妻子回答:“老婆,咱们家里又不是国家银行,不如你经常外出买菜和买日常生活用品,随便糊弄一下用掉算了。”

    可妻子鹿素萍一本正经地说道:“老公,你的素质也太低了吧!”结果,鹿素萍和黄志帮两个人家中的伪钞,那可是越来越多。

    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虽然,各自的脾气、性格、处事的方法,都截然不同,各自的家庭,也都有一本“酸、甜、苦、辣”难念的“经”。但是,什么闹心的困难、什么坎坎坷坷,也真的难不住她们,她们都“专心致志”地工作在奎屯市环卫清洁第一线。

    十二

    奎屯市的环卫清洁女工,站在宽敞、干净的马路上,也代表着塞外奎屯人的形象。

    在一九九五年,全国第八届城市运动会其间,这一天,刮着风下着毛毛细雨。小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上,街面上还不时地溅起一朵朵小水花。有一位从外地来奎屯看女儿的老大娘,住着拐杖走过马路,路面很滑,老大娘一不小心摔倒在马路上,是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一起,把老大娘背到兵团奎屯医院就诊,还是她们环卫清洁女工,把老大娘平平安安地送回了家。

    二00三年的冬天,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十六时,一位老大爷骑着自行车过马路,被马路上的冰雪滑倒,摔成大腿骨折,是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呼叫救护车,把老大爷送进了伊犁洲奎屯医院,为老大爷垫钱看病,等老大爷接好了大腿的骨头,等老大爷的亲人来到了医院,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才离开了医院,此时,已是临晨二点多钟了。

    二00四年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有一位老大娘和她的孙子,在边陲小城乌苏路商业街走散了,又是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齐心协力,经过四个小时大街小巷仔细查询,终于使老大娘和孙子团聚回家。

    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一起做得好事情太多了,像见到盲人过马路扶一把……带着奎屯市一小学校、三小学校的小学生过红绿灯等等,数不胜数……老人、妇女、小孩子们和社会各界,给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送来感谢信,边陲小城奎屯市环卫局的领导表扬和奖励她们,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赢得了荣誉,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当人们问起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时:“你们都是环卫清洁女工,为什么还乐于帮助人呢?”

    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回答:“我们觉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就是真情,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对你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而对被帮助的人可能是终身难忘。我们既然在马路上做环卫清洁工作,就更有条件和理由多帮助别人一些。”

    有人再次问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你们干了这么多年的环卫清洁女工,又有了这么多的荣誉和奖状,有没有想过改行,干一干其它的工作?”

    陈红蔚和她的姐妹们异口同声的再次回答:“城环卫清洁女工这一行,是三百六十行中挺重要的一行,人们生活离不开它,城市建设和发展更离不开它。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行,我们就没有理由离开它,就要继续努力地干下去,而且是要越干越好。”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流水宛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期刊——心中最美的小花 下一篇:难忘一九八三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倾城之恋 哲理寓言 百味人生 都市言情

    最新作品

    门楣与台阶阅1332次
    夏日大东北阅1354次
    母爱似海深阅1992次
    父亲的书柜阅1976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995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6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8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2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