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舌尖上的家肴
  • 管理
    作者:耕石 发表时间:2014-01-17 09:48:28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作者把各个菜系与吃文化由点及面铺陈开来,蔚为壮观。文章描写了饺子的做法、做菜而引发的感悟。饺子是一种健康的食品,中国人自古就有“好吃不过饺子”的说法,最符合营养学家们所推崇的“平衡膳食”要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愈来愈高,在物质生活得以提高的情况下,人们也更加注重健康和养生。作者把自己做菜的方法于传统做法区别开来,让读者感受特殊年代的同时更读出了对家人的爱……

        诗曰:

    民以食为天,

    食以谷为先,

    柴米油盐酱,

    吃好家庭安。

     

    现在不少做长辈的经常埋怨下辈不会做饭, 不会做饭实指不会做菜。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懒得做, 一种是想做而做不好, 但很少有人想到,做饭(菜)其实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种情趣,甚至是家庭和谐的纽带

    在我年轻的时候不由你不做, 那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什么都要凭票供应, 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连个卖早点的都没有, 你不做就得饿肚子。我做菜和当时的同龄人不一样, 买来什么弄熟就得了, 我不。因为我的女儿和儿子身体都不好, 营养不良又都厌食(没吃的), 菜弄得不好吃他们不吃, 本来营养不良就更无法长身体了,因此必须想方设法粗菜细作,甚至蔬菜荤做。

    我和做菜似乎天生有, 小时候大多都是娘做饭, 有时上了饭桌, 爸爸挟了其中的一碗菜, 尝了一筷子拿去回锅, 不知怎么搞的, 三扒拉两和弄菜就大变了味道。后来我就跟去偷偷看, 爸爸怕我呛着老赶我走, 可我还是学会了几招,成家以后派上了用场。爱人农村出身, 从小帮着家里做饭, 学会了一些农村菜的做法。后来到她娘家去的次数多了, 逐渐我也学会了一些腌菜、炒菜和蒸菜的做法, 于是逐渐培养了兴趣。

    我老家是河北人, 成家在湖北, 小时候听父亲讲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后来生活久了觉得不是。就湖北来说, 鄂东和鄂西口味有很大差异, 鄂东口味偏清淡, 吃辣不吃麻, 爱吃胡椒, 有很多辣味菜都用胡椒代替。仅就鄂西而言, 宜昌、荆州地区与襄樊地区又有很大差别。现在我家沿长江一代临近四川和湖南, 可以说东起岳阳西至重庆, 喜吃辣, 口味重, 很多菜都离不开胡豆酱, 颜色也深,而我所学的只是这一带的特色,加之由北方带来的口味就形成了我自家独具特色的美味“家肴”。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为当地群众所喜爱的地方风味, 著名流派称作“菜系”。其中以鲁、川、苏粤著称, 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 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加上复杂多元, 兼容并蓄的京菜和依托淡水渔业资源, 名声日隆的鄂菜,即为我国目前的十大菜系。我的美味‘家肴’也就是汲取了鲁、川、湘、鄂的传统,在几十年里摸索了一定的经验。

    做菜同样是“千个师傅万个法”,可谓“众口难调”,我做菜是“大杂烩, 讲究不上色、香、味、形, 更谈不上, 但作为一个家庭来说,只不过是想如何把普通的菜做得更好吃。

    一个大的家庭不可能不在一起团聚;小家庭也不可能没有亲朋好友来作客,如果来了几个人, 不能只用方便面或买来的熟食应付;即便小两口带着一个孩子, 也不可能天天下馆子, 或是吃了婆家吃娘家;如果单位上有食堂, 也还有个节假日,因此学会做饭()是家庭和美的先决条件。

    过去我家经济拮据,平时省吃俭用,对过年从不马虎,加之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做饭常识,几十年来对包饺子进行过长期的尝试,越是物资紧张,越是做的讲究,才能享受到过年的其乐融融。
          记得那时两个孩子还小,每到过年都把包饺子当作头等大事,一切供应物资都要为包饺子提取精华,馅要提前一天做出来,面也要头天晚上和出来,到时候揉面的揉面,擀皮子的擀皮子,大人小孩围坐一起,包半天还包不完,都是我留着一半,在熬夜时消磨时间。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的同学和同事,每年来给我拜年,点名要吃我包的饺子。遗憾的是那时的物资紧张,连虾仁都买不到,更别说蟹黄了,都是后来才实现的。本想在包饺子上再花一番功夫,能包出七彩饺、多馅饺之类给孩子们尝尝,可是他们夺了我的做饭权。现在又快过年了,只能在这里念叨念叨,留作一篇纪念。不过,他们已经把我的一套方法继承过去,每逢年节我还是可以享口福的。

    现在我已经彻底退休了,有一年春节前女儿和儿媳都说: 今年再让爷爷做一年顾问, 明年就把爷爷(做饭)的权夺了。于是我差不多有五年没做饭了,总想把这些经历写下来,过去在博客上曾写了三十余篇博文,现在进了文学网站没有那个必要。如今我儿媳已基本上掌握了我家做菜的技法, 连当时十五岁的孙女都学会了炒几道菜和包春卷、包饺子,现在她上大学去了,仍对做饭有兴趣,寒假回家少不了是个小帮厨。去年的春节就由媳妇主厨, 女婿和孙女帮厨做了二十几个美味“家肴, 有的味道比我做得还要好。

        如今我已是三世同堂,不久的将来将是四世同堂,不可不感恩于“舌尖上的家肴”这条纽带。


     
    赞4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小旭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两次谎言 下一篇:那一季花开花谢.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007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5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7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