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文化审美与大众写作
  • 管理
    作者:程庆昌 发表时间:2023-09-14 10:50:2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文化审美,是一种文化特殊形态,指的是人类的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的相互渗透之状况,并以审美文本与审美语境的特殊结合而存在,代表着审美沟通在其中被影响并与之带来影响的惯例与传统的维度。一方面传统的神学文化与宗教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各自独立存在,使艺术文化系统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另一方面也让审美文化服从于当代文明并日益贴近人类真实生活,从而为广大文化创作者提供服从于大众审美文化的市场与传播机制,让人的精神体验与审美的形式观照主导社会感性文化,逐渐达到人类文化文明的高级形态,这些目标不全是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广大文学创作者所肩负着历史责任。欣赏具有文思哲理的佳作!推荐阅读!

    如果不是跟几位老师探讨文章和写作,真不知道《泰州晚报》有个“坡子街”副刊,更不知道这个文化副刊已经营得风生水起、万众侧目、蔚为大观。“坡子街”现已成为大受追捧的当红文化IP,连香港的媒体都不吝篇幅整版报道,值得文化人认真学习,更值得有心者悉心研究。

    坡子街是江苏省泰州市的一条老商业街,也是泰州市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是里下河地区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之一。据悉坡子街之名究竟始于何时,现已无人说得清楚,明代曾叫“二元坡”——泰州出了个才子,乡试名列第一中了“解元”,赴京参加会试又名列第一,高中“会元”,乡人在坡子上建了“解元坊”和“会元坊”,忝为荣耀。两座牌坊一南一北,跨街而立,人称“二元坊”,坡子也被唤作“二元坡”。乡土之上,“解元坊”“会元坊”彼此辉映,文脉流传,“二元坡”或者说“坡子街”,内在底蕴有目共睹。

    “坡子街”文化副刊所激发的时代风潮,并非时下才有的文化碰撞,但绝对被赋予新的活力、新的色彩,引发新的效应、新的思考,就地方文化本身所散发的魅力和内在涵养而言,每一个关注者都能汲取到养分当是最好。

    地方报纸的副刊都带有明确的地域性。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与地方历史、民间文学、风俗文化紧密结合,更是办报的宗旨。巧借沉淀历史特色的地名创办副刊,各地都深有谋算,旨在立足乡土,大力弘扬地方文化,彰显地方文化源流与鲜明特色。《苏州日报》的“沧浪”、《姑苏晚报》的“怡园”,《淮海晚报》的“石码头”等,都是同样的定位,无疑是一个城市面向大众的文化窗口,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在大众文化雅俗共赏、健步向前同时,绽放更加明艳的色彩。

    “坡子街”副刊的走红与引人关注,不会凭空就能出现,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源于内在的动力、文化视野的精准定位,也有外在呼应与需求的有力推动,是汇聚多元文化的桥梁,或者说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之前总是习惯说“文学殿堂”,无形中拉开了普通大众与文化、文学的距离,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隔得远远的注目,加剧了文学的高深与难于亲近。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文化网站和自媒体的兴起,开启了平民化或者说大众化写作的时代,文学的准入门槛也不再高不可攀,“我手写我心”已经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或者说生活时尚,甚至促成新的文学生态出现。文学思考平民化、写作方式大众化、表现形式个性化,在时代潮流中自成波澜,形成了新的文学风气,包括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也诞生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必须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种现象、这些作品,或者说正确对待大众化写作。如何在海量的作品中发现具有价值的存在,需要一双慧眼。如何去芜存菁,更考验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学辨识,这关乎事物的两个方面,简单说就是文化审美与大众写作。

    文化审美与大众写作是一个大题,相关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想,形成自我的审美取向,绝非简简单单一番论述就能够阐释得清晰透彻。虽然局限于内在感想、个人审美,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思想的汇流。坦诚交流讨论,听取不同的声音,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一种补充、一种提高。文学涵养的提升、文化感知的敏锐性、意识形态的自我修正,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螺旋式上升。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止境。

    文化或者文学,从发端以来,有如群山绵亘,逶迤起伏,高矮险峻各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纵横壮阔,气象万千。在这个崇尚个性表达的时代,我们不能看不起大众写作,忽视社会底层的声音,冷漠来自平凡生活的具体反映,有必要为普通大众构建起一个自我倾诉、自我展示的平台,我们自己更是大众写作的实践者、受益者。但是,必须清晰地看到,大众写作确实降低了文学准入的门槛,普及性的文化生态如何完成更高一层的转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写作者或者说参与者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完善与向上向善,才能够有效保证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一种基本的生存状态,支撑起一种社会生态,也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的存在与兴盛,也催生了一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基于大众写作的普及性,一大批作者就是“贩夫走卒”中的一员,由于视野和自身经历的缘故,他们所展示的都是小人物、小叙事、小情感、小制作,可贵在“小”中有内涵、见红尘气象,小中见大。没有任何理由轻视这个群体,更没有道理看不起他们用心创作的作品,往往结合各自的生活经历、社会体验,他们中的很多人写出了非常动人的作品,说回肠荡气也一点不为过。因为情感饱满、接地气、发自内心,这样的作品一经推出,就能够引起共鸣,感动无数人。这种作品就具有生命力、亲和力,积极向上,为文化的传承和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社会和谐贡献了不可低估的文学魅力。

    但是,文化的探索、发展和表现形态,不能脸谱化、格式化,不能局限于某种形式或几种形式,多元化的表现张力,更契合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共性中坚守个性。针对不同的受众,文化需要均衡发展,不同形式的文学语言、不拘一格的文学表达方式,都应该得到重视,不能因为某一种文学形式、某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某一种价值取向,得到更多的关注就唯此独尊。文学的园地需要百花齐放、万木争荣,一花开放不是春,再惊艳的花事,如果缺少变化,久而久之也会因为单调出现审美疲劳,哪怕是再名贵的花儿难免沦落为平淡无奇。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要想尽办法做到不能有。

    既然涉及到大众审美,就要顾及到每个人的内在感受,文化的传播也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个人陋见,文化或文学跟日常饮食没有两样,一定要多样化。饮食多样化不仅能调和口味,营养更均衡,有利于身心健康;文化多元化就具备更强的适应性,面对的人群更广泛,既能拓展大众的视野,自身的文学魅力更丰富、更出彩,输出的养分也会更富足,选择性更多。

    一直以来,文艺藉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也因为不同群体的喜好被人为分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有人崇尚阳春白雪,有人讴歌下里巴人;有人质疑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也有人批评下里巴人通俗浅陋,这种争论,从一开始就不少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辩证地看,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各有风采,各具魅力,历来共存共荣,为文化的繁盛都贡献了显著力量,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亦是硬道理,经得起检验。

    任何文艺表现形式是基于普世价值观的集中呈现,来源于生活,着实存在高雅和通俗之分,但无论高雅还是通俗,都是一个整体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高雅文艺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通俗文艺却具有高雅文艺难以企及的娱乐功能,可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较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基于社会生态和社会属性,人们既需要得到高雅艺术的教育和启发,又需要获得通俗艺术放松和宣泄;既要有娱乐,又能获得美的熏陶;既需要提高,又能够普及。这种相辅相成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毋须厚此薄彼,存在即是道理,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所彰显的,就是文化的魅力。

     “坡子街”文化副刊坚持立足地方,不断创新,秉持自有的文化特色,以 “非虚构、接地气、抒真情”为显著特点,也是想有所突破,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中谋求自身坚强地存在。文化或者说文学的浮躁,尤其是快餐文化的日渐盛行,这些年不少批判的声音,但是,想要真正回归理性、回归传统审美,不容易,非三朝两夕就能够解决好,要做好长时间的打算。就文本而言,无论非虚构还是接地气包括抒真情,着力点在“真”在“情”,真实动人、情感动人,哪怕文本稍稍逊色,也能够凸显出不一样的亮点,瑕不掩瑜。坦然讲,“真实”“真情”不是“坡子街”的专利,古往今来的好文章,都离不开真情实感,都不会故弄玄虚。这也要求写作者感情充沛,有丰富的阅历或社会体验,写人写事或者描绘身边的生活现象,才会生动,才会可信,才会入心。

    是不是每家报纸的文化副刊都必须以此为蓝本、无条件地向“坡子街”看齐呢?只能说见仁见智,不能过于苛求。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一边倒,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坚守地方的文化流源,一味趋同,就会失去自身的特色,慢慢被同质化,久而久之也会被脸谱化。千人一面一定会引发市井混乱,如若是千文一面,就会有空心化的隐忧,说白了,这还是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在共性中保持应有的个性,展现特点,坚持向前,就会成就自身的特色。这是每家报纸文化副刊都会遇到的问题,怎么在共同中坚守自己的特色,除了文化传承、积累沉淀本身,还关乎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再发现和专注度。

    因为在苏州生活了二十余年,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的副刊栏目,帮助和鼓励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一路成长。“沧浪”“怡园”都立足大苏州,探古溯今,传扬苏州的深厚历史,关注苏州的文化传承和时代发展,讲述苏州故事,展现百姓风采,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不管是市井调性、文化积淀,苏州底蕴深厚,就文化而言,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文化和文学水准,这是文化人或者说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两千五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如果放弃了自身的准则,放弃已有的经验和成就,完全向人家看齐,那就不是苏州了。要知道自古而今,苏州历来风采不衰。

    一种文化现象的诞生,肯定会契合时代变化发展的需求,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跟风。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外因到内因,从量变到质变。从这些文化现象里,一定能发现新的亮点、新的价值取向、新的表达方式甚至新的行为、新的思考。就文化审美而言,完全由个体的文化修养来决定;从大众写作这个层面来讲,既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价值取向,也关乎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对社会形态的品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述,或者说不同的自我释放,决定了作品的魅力与品质。

    文化审美与大众写作,不会孤立的存在,无异于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但都要经得起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检验,各种刊物、各地报纸的文化副刊都一样,只有敢于实践、敢于大浪淘沙,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才会有足够的生命力,才能与时俱进,绽放应有的文学魅力、文化芬芳。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心境与心胸 下一篇:记载所用的《阴阳历》与月相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28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359次
    三月的春阅35次
    春天游记阅328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29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4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