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 管理
    作者:徽州山里人 发表时间:2013-12-09 22:29:45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沈复是清乾隆年间文学家,独著《浮生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详尽地介绍了沈复光辉而又坎坷的一生,浓缩了《浮生六记》的全书内容。旁征博引,史料翔实,文笔细腻无暇,叙述委婉动听,末章突出其妻陈芸的形象尤为感人。小说集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借古喻今,具有可喜的现实意义。全文60千字,洋洋洒洒,娓娓道来。欣赏拜读,倾情推荐。

    第五章   居住仓米巷的日子

    沈复与陈芸在“我取轩”居住几个月后,沈家的二儿子也就是沈复的弟弟沈启堂娶妇成家。沈家在苏州饮马桥附近的仓米巷也有别业房产,于是按照沈家主人沈稼夫与陈夫人的安排,沈复夫妇再由“我取轩”迁居仓米巷,这样做也可视为是让沈复正式成家立业去了。

    沈稼夫与陈夫人共育有沈复姐姐、沈复、沈启堂、沈复妹妹四个孩子。沈复的堂伯父沈素存年轻时游幕扬州并死在扬州,他一生没有结婚,当然身后也就没有儿子传承他的家脉。沈稼夫是个饱读诗书仪礼的读书人,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沈素存这一房绝户,于是他将自己幼小的长子沈复过继给沈素存名下当儿子,所以沈复继嗣的是沈素存门下的宗谱支系。沈稼夫慷慨地将自己的长子沈复过继给堂兄弟当儿子,这着实需要慷慨豪侠的大气与大度,可见沈稼夫是一个极有个性极有豪侠性格的人。

    沈复小时候就过继到沈素存的门下,实际上抚养沈复长大的还是亲生父母沈稼夫夫妇。沈素存早亡无后,沈复承顶沈素存户下,无非也就是为了向外族显示沈家房房都枝叶茂盛,暗示沈家一脉下来的都是有德人家,断然不会出现断子绝孙的情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指责是很要了一个男人的命的。继承家门的儿子与过继出去的儿子在一些社会关系上还是存有很大差别的。首先过继出去的儿子是不能继承亲生父母家的家业,这是有严格法律规定的。再拿守孝来说,继承家门的儿子在父母去世之后要守孝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而过继出去的儿子只要守孝一年就可以了。作为沈家长子的沈复被承嗣出去,多少是有些让人弄不明白,原因也许就是男主人沈稼夫慷慨豪侠的性格使然,也可能是作为家庭女主人的陈夫人更加疼爱小儿子沈启堂,可以试想主要的原因还是沈稼夫在家里做主说了算,有豪侠性格的沈稼夫称得上是一位有强烈家长制作风的男主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沈复与陈芸要为此吃尽苦头。

    沈稼夫的慷慨豪侠性格是幕僚圈中有名的。他不但可以很大方地将自己的长子过继给堂兄弟,谁都知道长子是一户人家继承家门的第一人选,就像帝王家嫡系皇长子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一样;而且他还有一个特点或者叫作爱好吧,那就是喜欢认别人的儿子作义子,于是乎沈复沈启堂兄弟俩竟有异姓兄弟二十六人,这么算起来沈稼夫就有二十八个儿子了。沈稼夫的性格里真是有“梁山好汉”喜欢拉帮结派的豪爽之气。以沈稼夫的这种“梁山泊”性情,而命运安排他从事精于笔墨且需要做事细腻的幕僚工作,也真可算得上是造化的玩笑了。也许是受了丈夫喜认义子的影响,也许是她自己的本性使然,陈夫人也喜欢认别人家的女儿作义女,于是陈夫人也有义女九人。喜认义子的丈夫与喜认义女的妻子生活在一起,正是应了一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么算下来,沈复沈启堂能以兄弟姐妹相称呼的人就各自有三十八人之多,带“亲”字的三人,带“义”字的三十五人。

    同胞兄弟姐妹往往都性格迥异,更何况是外姓的认交的兄弟姐妹。陈夫人的九个义女当中,有二位与陈芸脾气最投合,她们是王二姑、俞六姑。王、俞二人也各有特点,王二姑性格痴憨但是很能喝酒,俞六姑性格豪爽且善于交谈。每当王、俞二人来沈家看望义母陈夫人,就没有沈复在自家床上睡觉的份了,王二姑、俞六姑必定会将沈复赶出房门让他自己找住的地儿去,而王二姑、俞六姑与陈芸三人挤在沈复与陈芸的床上同睡,三人一聊要聊到三更半夜而兴味未尽。沈复知道这都是俞六姑出的鬼主意,沈复就笑着对俞六姑说:“等你出嫁之后,我也要邀请妹夫来我这里,而且我与妹夫俩一住要长达十日,看你还敢不敢抢我的老婆。”俞六姑回答说:“假如以后我的夫君来与你同住,我也跟着来,我与芸嫂同床睡,这不是更好吗!”陈芸与王二姑听了都笑了起来。俞六姑的嘴巴可真是很伶俐啊!

    沈复承嗣沈素存的门下,所以每年的清明节沈复必带着陈芸去沈素存的坟前扫墓。沈素存的坟墓在扬州西跨塘福寿山祖坟的旁边。痴憨的王二姑早就听说扬州西跨塘附近的戈园很有名(戈园,即个园。清嘉庆年间,盐商黄应泰在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黄应泰很喜欢竹,于是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之诗意,园中修竹万竿,因“个”字乃“竹”字之半,而且形状像竹叶,所以取名为“个园”。),就想同沈复陈芸一起去扬州扫墓顺便游览戈园。沈复陈芸答应王二姑一同前往。

    三人到沈素存的坟前扫墓之后,就在前往戈园的路上,陈芸看见地上的小石头上有青苔斑纹,斑斑驳驳地甚是好看。陈芸就指着苔纹小石头对沈复说:“用这些小石头叠垒盆景小山,应该比安徽宣州白石更为雅致。”沈复同意陈芸的看法:“像这样漂亮的小石头确实不可多得。”王二姑在旁边听了说:“嫂嫂如果真的很喜欢这些小石头,我为你拣一些回去。”王二姑就跑去向不远处的守墓人那里借来一只麻袋,像飞鹤啄食水丛里的虫鱼一样俯身拣拾石头。王二姑每捡起一块小石头,沈复说“这块好”,王二姑就开心地放入麻袋,沈复说“这块不好”,王二姑就随手扔到一边。不一会,王二姑累得大汗淋漓,妆粉也随着汗水流下来,一张脸快要成为大花猫了。王二姑拽着麻袋站在那里说:“我已经吃不消了,再拣可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陈芸笑着对王二姑说:“我听说《西游记》里花果山收摘桃子,必定要借助猴子来帮忙,今天看来果然如此啊。”王二姑听了有些生气,搓着手指头做出一副疲劳打哈欠的样子。沈复见状赶忙阻止陈芸不要说这种让王二姑觉着“吃力不讨好”的话,沈复责备陈芸说:“人家辛苦地拣石头提麻袋,你却轻松地只是指挥这指挥那,怪不得王二姑要生气啦。”

    三人进入戈园游玩,只见园内稚绿娇红,争妍竞媚,一派树绿花艳的春天景象。王二姑一直就是一个憨憨的人,看见一种花就折下来拿在手上,她的手里已经拿了一大把各种各样的花了。陈芸“怜香惜花”,就骂她:“你既不做插花,又不做簪戴打扮,折这么多花又有什么用呢?”王二姑回敬陈芸:“花又不知道疼与痒,我折下它们也没有伤害到它们呀!”沈复听见二人的谈话,笑起来插了一句:“王妹,你这样摧残花枝,将来老天爷可是要罚你嫁给满脸邋茬胡子而且长满胸毛的粗鲁男人的哦,就像李逵那样的人物,老天爷这样安排是要为花枝报仇、泄愤啊。”王二姑听了这几句埋汰她的话,她真的生气了,怒气冲冲地眼瞪着沈复,然后将手上的一大把花扔到地上,愤愤地走到旁边的水池边,脱掉自己的绣花鞋,将“三寸金莲”伸入池中,拨得池水上下飞溅,嘴里喋喋不休地说着:“你们怎么都这样欺负我啊!”见此情景,陈芸赶紧过去安慰,安慰王二姑说像她这么漂亮的小姐一定会有貌美如潘安的公子来向她求婚的,王二姑听了这些美丽的谎言这才转怒为笑了。

    沈家在仓米巷的房屋虽然宏阔宽畅,然终究没有沧浪亭畔居所的清幽雅致意味。沈复夫妇迁居仓米巷之后,不久就到了沈母陈夫人生辰做寿的日子,沈家以演剧的方式来庆贺陈夫人的寿辰。陈芸一生中没有见过这般热闹的排场,心中充满好奇与期待。

    是日,沈家在沧浪亭畔的祖宅内热闹非凡,亲朋好友聚集一堂,来给陈夫人祝寿的义儿义女也来了一大帮。沈家将剧帮请到家里来演剧,以此款待各路来宾。沈稼夫是一个充满豪迈之气的人,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忌讳,他由着自己的喜好,点名让剧帮演《惨别》之类的折子戏,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上演《惨别》这类的悲伤戏确实与喜庆气氛相违。剧帮演戏的水平很高,尤其是老伶饰演的角色更是入木三分,催人肠动,观者无不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感慨悲叹。陈芸不忍卒看,悄然离席退到房间内躲了起来。沈复隔着帘子看见陈芸起身离开戏场,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她回来观戏,就走到房间看看陈芸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王二姑与俞六姑随后也赶到房间来了。陈芸独自一人支着下巴坐在梳妆台前,像是在沉思的样子。沈复问:“你为什么不快乐地一个人来这里坐着?”陈芸回答说:“我原以为看戏是既陶冶情操又能带来快乐的一件事情,可是我看今天的戏却只能带来断肠伤感啊!王二姑与俞六姑听了陈芸的话笑了起来,都说芸嫂怎么是这么一位弱柳扶风、多愁善感的女子。沈复说:“深情的人都是这样的,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啊。”俞六姑说:“难道嫂子就这样独自一人一直坐下去吗?”陈芸回答说:“等到有轻松喜悦一些的戏上演我再出去观看。”王二姑听了这句就先出去,她请寿主人陈夫人点了《刺梁》、《后索》等剧,然后王二姑等三人劝陈芸出去看戏,陈芸看了之后才感觉心情愉快起来。

    陈芸的多愁善感,心地善良,心思细腻,从点戏这一处上看,就可以大概知道了。

    陈芸刚嫁到沈家的时候,保持缄默不多说话,她只是喜欢听沈复发表议论。沈复这样一个喜欢谈天论地评古论今的人当然容忍不了妻子缄默不语,他需要妻子与他有很多话题可以交谈,以求夫妻间琴瑟相合。沈复于是开始调教陈芸多开口交谈,就好像用纤草调养蟋蟀那般细心、用心,渐渐地陈芸也开始喜欢谈话议论了。

    陈芸出身贫寒。也许是在贫寒的家境中养成的饮食习惯,陈芸每次吃饭必定要用茶水泡饭,而且喜欢用芥卤豆腐乳下饭,此种豆腐乳在东吴俗称“臭腐乳”,是一种霉烂变质发酵后形成的“臭菜”。她又喜欢吃另一种“臭菜”,就是虾卤瓜,口味大概类似于宁波的“臭冬瓜”。吴越一带人有喜食“臭菜”的习惯,像浙江的绍兴、宁波等地都有这类饮食习惯。

    沈复平生是最讨厌吃像“臭腐乳”、“臭冬瓜”这类“臭菜”的。他戏言道:“狗因为没有胃而喜欢吃粪便,它们不知道腐臭污秽是什么味道。蜣螂寄居粪团之中而化作蝉,是因为它们要‘化腐朽为神奇’。淑姊难道是狗或蝉变来的么?哈哈!”陈芸说:“臭菜取其价格便宜而又可以下饭下粥,我幼时开始就已经吃习惯了,现在我嫁到你们沈家,就像是蜣螂化蝉,生活水平已经是提高了不少,但我还是喜欢吃这类东西,是为了不忘本啊。至于虾卤瓜这种美味,我还是来你家后才吃到的呢!卤瓜里还拌有小虾米,多么好吃的东西啊!”

    沈复听了陈芸的这番言论笑着说:“淑姊,这么说来我家倒成了狗洞啦?”

    陈芸听了发窘又辩解道:“有气味的食物每户人家都有,只是在吃与不吃的区别。你不是很喜欢吃大蒜么,我本来是不喜欢吃蒜的,为了陪你,我不是也尝试着吃了嘛!霉腐味我现在不强求你喜欢,可是里面的瓜你可以捂住鼻子略微尝尝看,等到入了喉咙你就会发觉它的美味的。这就像钟无盐貌虽丑但有美德啊(钟无盐,即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女子钟离春,貌丑但有才德,齐宣王立她为后,封为无盐君。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

    沈复听了笑着说:“你这是在引诱我‘做狗’吧!”陈芸说:“我‘做狗’已经很长时间了,委屈你也吃吃看吧,来尝尝。”说完她就夹了一块卤瓜硬是塞到沈复嘴里。沈复捂住鼻子咀嚼,似乎觉得瓜很脆也有些滋味,松开鼻子再嚼,竟然觉得别有风味,从此以后沈复也喜欢上了虾卤瓜这道小菜。陈芸尝试着用麻油又加少量白糖拌卤腐乳,味道也很鲜美。陈芸又把卤瓜捣烂拌卤腐乳,给它取名为“双鲜酱”,吃起来有独特的风味。沈复感叹道:“开始时厌恶这些东西,到后来又喜欢吃这类东西,真是没有道理可解释啊。”陈芸说:“你如果钟情于某种东西,它虽然丑陋你也不会嫌弃它的。‘情之所钟,虽丑不嫌’嘛。”

    沈复弟弟沈启堂娶的是王虚舟老先生的孙女。沈家准备抬轿去王家迎娶新娘子的时候,才发现还缺少一副给新娘子戴的珠花。陈芸见到这种情况,赶紧拿出原来沈复迎娶她时所赠送的珠花一对递到陈夫人的手中,问题解决了,沈家的迎亲队伍才顺顺利利地上路迎娶新娘子去了。沈家的老妪、婢女都为陈芸贡献出这么珍贵的东西而感到惋惜。如此看来,这对珠花“纳采”,沈家是用它来娶了二名媳妇进门了。先是长子沈复用它作为送礼提亲的礼物去陈家迎娶陈芸到家,珠花就成了陈芸的私有物;这次陈芸很大度地把它贡献出来,珠花又成了沈启堂上王家送礼求婚的礼物,于是宝贝珠花最终是落入了王氏女的手中,成了王氏新妇的私有珍宝,怪不得沈家的妪婢对陈芸的大方做法都表示出惋惜之情呢。陈芸却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地平静地说:“凡是女人,已经是属于纯阴的了,而珍珠又是纯阴中的阴精,用它作为首饰,身上的阳气全被它克掉了,所以我觉得珍珠没有值得珍贵的地方。”

    陈芸对于破书残画,反而极为珍惜。陈芸每遇见残缺不全的书,就搜集集中起来,然后分门别类装订成帙,并为之取一个极有韵味的名字“断简残编”。陈芸遇见破损的字画,也必定是找来与破损字画的纸张一致的老纸旧纸,粘补成完整的一副字画。字画有破缺的地方,陈芸让沈复补写补画出来,然后精心地卷起存放,取名曰:“弃余集赏”。沈复工书画,修补破缺字画这种事难不倒他。

    陈芸在做完刺绣或安排好饮食之余,整天里忙一些琐琐碎碎的小事,她也不会觉得繁琐麻烦。陈芸偶然在破烂残卷中发现片纸尺牍,如果看见上面有些东西可以入得她的“法眼”,她就会开心地像捡到宝贝一样收藏起来。邻居冯老太每次收集到破书残卷都会拿来卖给陈芸。

    陈芸的癖好大致与沈复相同。陈芸又很聪慧,只要递给她一个眼神,她大体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她又能察言观色,抬头举眉之间,她就能懂得别人的意思。沈复曾经对陈芸说:“可惜你是个女子,如果你是男人,我与你一道游遍名山胜水,凭吊历史古迹,遨游天下,真的会是很快乐的事情啊!”陈芸回答说:“这有什么难的呢,等到我们鬓发斑白都老了,虽不能远游五岳与黄山,可是我们附近的虎丘、灵岩,再往南到杭州西湖,往北至扬州平山,我们尽可以畅快偕游啊。”沈复说:“恐怕等到你鬓发斑白那一天,连走路都很困难啦,还能怎么外出游览哦。”陈芸说:“如果今世不能,那我们就期待来生。”沈复说:“如果有来生,我愿意你做男子,我做女人跟随着你。”陈芸说:“必须要对得起今世,才会觉得人生有情趣。”沈复笑着说:“我们十三岁那年,连吃一碗粥的兴致也被你的堂兄陈玉衡破坏了,还遭来别人的嘲笑。如果有来生而且过得比今世好,当我们再次结婚喝交杯酒的花烛之夕,细谈前世,恐怕会是更无法有合眼的时候啦。”陈芸说:“相传月下老人专门管人间的婚姻事情,我俩今生今世已经是做成了夫妻,来世的姻缘还需要靠神力的相助,我们为何不绘一幅画像来拜祀呢!”沈复陈芸夫妇于是请苕溪的戚柳堤先生给他们夫妻俩绘一幅画。戚柳堤先生名遵,是当时有名的人物画家。画作里画的是一个老寿星模样的人物:一手挽着红丝,一手携拄拐杖,拐杖上头悬挂一本姻缘簿,老翁童颜鹤发,驰骋于非烟非雾之中。画完后戚柳堤对自己的这幅画也很满意。沈复又请自己的发小好友石琢堂状元题赞语于画作的上首。沈复夫妇将这幅“月下老人图”挂在卧室里,每逢农历初一朔日与农历十五望日,沈复陈芸夫妇必焚香拜祷。石琢堂为“月下老人图”所题的《月下老人赞》曰:

    氤氲使者,般若摩诃。云游碧落,雾隐丹阿。蓝桥有径,银汉无波。邀灵月姊,愿结星娥,向璧一升,赤绳千里。轶事可徵,良缘非诡。素月如珠,圆灵若水。廻雪轻飞,行云细起,灵杖九节,仙衣六铢。高姿玉朗,瘦骨松癯。鸳文合牒,凤诺分符。其情霭霭,其色愉愉。岁在元辰,月维初吉。遴墨龙宾,徵绡鲛室。真香降灵,明水浣笔。神光合离,生于兜率。

    此“月下老人图”诗书画三者俱佳,可惜后来因沈复陈芸家庭发生多次变故,此画也就丢失,不知道落入谁家了。

    “他生未卜此生休”,沈复与陈芸俩人的痴情,真是神明可鉴啊!

    沈复将他在仓米巷的卧房题名为“宾香阁”,并制作了一块横匾悬挂在门楣上。陈芸名字中的“芸”字指芸香草,有香气。沈复又取“如宾”二字之意,结合起来就将他与陈芸的卧室命名为“宾香阁”。沈复与陈芸住的地方院子窄小而围墙又高,在他俩看来此住处没有可取之处。卧房后面有厢房,通往藏书的书阁,在厢房内开窗外望,正对着陆家的废园,满眼苍凉荒芜的景象。这样不适宜的居住环境,让陈芸时常怀念起居住沧浪亭畔的清幽雅致。

    有一个与陈芸认识的老太太居住在金母桥的东面,小巷的北边,围绕着房屋的都是菜地,篱笆做成的菜园门,菜园外有个一亩地大小的水池,有花草小树错杂地生长于篱笆门边,此地原来就是元朝末年张士诚王府的宅基。屋西边几米远的地方,瓦砾乱土堆积成一座土山,登到土山顶部可以远眺周边的风景,只见下面地广人稀,颇有野趣。老太太偶然碰见陈芸并说起了这么一个地方,陈芸听了心驰神往。陈芸对沈复说起这事:“自从我们离开沧浪亭以后,常常是魂牵梦萦沧浪亭畔环境的好。再也难以找到沧浪亭畔那样好的居家环境,我们是不是可以退而求其次,你觉得老太太居家的那个地方怎么样?”沈复说:“连日来秋老虎天气很是闷热,我正在寻思找一个清凉的地方避暑,如果你愿意去老太太那里住,我就先到老太太家看看,如果地方确实好,我们就拿席子薄被过去,到那里住上一个月如何?”陈芸说:“这样好是好,只是不知道家里公公婆婆同不同意呢。”沈复说:“父母大人那里我会过去请示的。”

    沈复第二天即去金母桥老太太家看房子。屋仅有二间,每间又隔为前堂后房,屋内摆放着竹床,窗纸糊窗,颇有幽趣。老太太得知沈复夫妇要租她家的房子,很高兴又客气地腾出自己的卧室租给沈复夫妇。老太太又用白纸重新裱糊房内四壁,房间里一下子就变得明亮光鲜起来。沈复又禀告请示了母亲,沈母也同意,于是沈复与陈芸就搬到老太太家消暑来了。

    老太太家隔壁只住着一户人家,是一对老夫妇,以养鱼种菜为生。老夫妇二人得知沈复夫妇是来此避暑的,就过来打招呼通殷勤,相互间大家也熟悉起来。老夫妇钓来池鱼又摘了菜蔬送给沈复夫妇,沈复陈芸要付钱给他们,他们不接受。于是陈芸做了二双鞋子送给他们,老夫妇俩感谢后开心地收下了。老妇夸奖陈芸的针线活做得真好,她穿着陈芸做的鞋子,心里乐呵呵的。

    时值农历七月,沈复与陈芸租住的地方绿树成荫,风自池塘水面习习吹来,蝉在树间鸣叫聒耳,一派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景象。老汉又做了一杆鱼竿送给沈复夫妇,陈芸也很有兴致地做了一回闲人雅士,在柳荫深处当起了钓鱼郎,与沈复一起在鱼塘边优哉游哉地钓鱼。

    日落时分,沈复与陈芸登上土山观看晚霞夕照,两人随意吟哦,沈复作了二句“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陈芸击节叫好。过了一会儿,月亮出来了,月亮倒映在池塘中,池塘边虫声四起。沈复夫妇与邻居老夫妇摆放竹榻于篱笆墙下,老妇抱来热酒熟菜热饭摆上,四个人就着月光喝酒吃菜,微微醉后才开始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洗个澡,大家脚穿凉拖鞋手拿芭蕉扇,或坐或躺,个个人一副快活神仙的模样。老头儿这个时候就开始讲因果报应的鬼故事及一些趣闻轶事。讲者津津乐道,听者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夜深了,此时大家通体清凉,回房安歇。沈复陈芸似乎都快忘记自己是居住在苏州城里,恍惚中他俩还以为自己身在田园农村呢。

    沈复又请老头儿在篱笆墙下种菊花,老头儿欣然赞同,在一圈篱笆下都种上了菊花。农历九月菊花开放,沈复陈芸舍不得离去,两人又多住了十天才搬回仓米巷自己的家中。沈复告诉母亲说他租住的地方景色美,又到了菊黄蟹肥的时节,要母亲过来游玩。沈母高高兴兴地来了,几个人在一起饮酒把欢、持螯对菊,开开心心地过了一天美好的日子。

    夜月下,陈芸既高兴又动情地对沈复说:“以后我与你要在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在屋子周围买下十亩地作菜园,督促仆人老妪种植瓜果蔬菜,菜园所产的收入足够给他们发工钱。你画画我做刺绣的收入,作为我们过诗酒生活的费用。穿布衣吃粗茶淡饭,也可以一辈子过得很开心的,你不必一定要远离家乡去外地游幕作为谋生的手段。”沈复听了深深赞许。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陈芸的这番话不知感动了天底下多少有情人。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耕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下一篇: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沈复的“浮生六记”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倾城之恋 哲理寓言 百味人生 都市言情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18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345次
    三月的春阅35次
    春天游记阅317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15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4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