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醉翁亭中人自醉
  • 管理
    作者:木鱼 发表时间:2015-03-30 22:04:11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琅琊山其山水之美,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通读全文又想起学过的《醉翁亭记》,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抒发了作者对琅琊山的感情。一篇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游记,读之身临其境。欣赏,期待更多佳作!

        位于安徽滁州的琅琊山有众多耀眼的头衔: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古人称之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东八名胜境”之地,而最能感召我们的是琅琊山上那座“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因为《醉翁亭记》给人的印象早已入脑入心。

        从南京驾车一个小时就到了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在城西约5公里处的山峦之中,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琅琊王避难于此,改称“琅琊山”。一到景区,我们先把其他景点搁至一边,直奔醉翁亭而去。

        醉翁亭可谓大名鼎鼎,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宋代名臣欧阳修亲自为之命名,并撰有《醉翁亭记》。这篇四百多字的散文,字字珠玑,脍炙人口,一时“滁州纸贵”。欧阳修让人立碑于亭前,引得人们慕名纷纷争相拓碑,以至碑刻被拓得字迹模糊不清。四十多年后,宋代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欧阳修得意门生的苏东坡,挥毫重新书写了《醉翁亭记》,再以刻碑传世。醉翁亭因“欧文苏字”而名扬天下,和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苏州的沧浪亭合为中国四大名亭,并冠众亭之首,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亭”。

        醉翁亭景点枕山带水,位于琅琊古道之旁,以醉翁亭为核心,九亭十阁,碑廊泉池,古树婆娑,翠竹摇曳,亭阁错落,典雅幽静,形成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古建筑群庭园。沿着园内凹凸不平的石板小路,徜徉在曲径通幽的庭廊之间,观碑刻,品楹联,赏诗文,面对千年沧桑的人文古迹,怎能不大发思古之幽情。

        时值仲冬,风寒天冷,景区鲜有游客,不见萋萋芳草,难觅蝶舞鸟呜;风扫黄叶,霜凝松枝,满目萧瑟,一片落寞,因而无缘欣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山色美景。但是,这丝毫没有打消我们的游兴,反而让我们更有时间和空间在碑刻、楹联、古木之前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在庭院中东拐西转,几经曲折,终于在酿泉边上看到了心仪已久的醉翁亭。这当年醉翁欧阳修与友人觥筹交错、把酒言欢的亭子,坐落于高高的石台上,十六根圆圆的立柱支撑着飞翘的亭盖,虽然稍显简朴,但檐牙高啄,气宇轩昂。四围木榭台座,精巧玲珑,台座中间还附有小小的搁板,貌似茶几,显然是放菜肴酒具用的。

        亭的上方,悬挂着苏东坡书写的“醉翁亭”匾额,字体俊逸洒脱,遒劲雄浑,尽显大书法家的笔墨神韵。亭旁嶙峋的斜面岩壁上,镌刻着“醉翁亭”三个篆体大字。这些字好生奇特,似乎常闻酒香,皆具醉酒之态。

        亭内立柱上悬挂着两幅抱柱楹联,一联为:“昔翁醉吟时,想溪山入画,禽鸟亲人,一官谴责何妨,把酒临风,只范希文素心可证;我来凭眺处,怅琴操无声,梅魂不返,十亩蒿莱重辟,扪碑剔藓,幸苏子瞻墨迹长存。”一联为:“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逮奚自称翁?”

        默默地吟诵楹联,细细地体味其内涵和意境,浓浓的酒香墨香从远处飘然而来,不自不觉地如醉似醒,如醒似醉,眼前仿佛浮现醉翁依亭而立,手捋胡须,脸泛红光,仰扬顿挫地在吟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同行的上海老学者陶醉于诗文的意境之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在亭中模仿醉翁作醉眼迷离、东歪西倒状,拍下了一张张“无酒醉人人自醉”的照片,令同游者捧腹不已。他们真的太到位了,正如楹联所云:“并未成翁,到处也须杖履;不能一醉,此来辜负山林。”

        据史料记载,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被贬谪滁州任太守,为琅琊山的秀丽景色所迷醉,时常登山饮酒吟诗。琅琊古寺僧人智仙钦佩欧阳修的人品文才,结为知音,并在山腰修筑一亭,馈赠欧阳修作为赋诗饮酒、与民同乐之场所。由此,欧阳修常在此亭一边办公,一边呼朋唤友饮酒作乐。明代文人苏茂相曾留诗醉翁亭旁:“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泉香鸟语还依旧,太守何人似醉翁?”

        我曾迷惘,欧阳修时年四十,为何自号醉翁?其实这是他自娱消遣的说法,官场的失意,惟有假托杯中物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他的《题滁州醉翁亭》诗:“四十未为志,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及《赠沈遵》曰:“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可谓言明了其心志。

        醉翁亭景点内还有二贤堂、宝宋新斋、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解醒阁,览余台等风格各异、小巧精致的亭阁,徜徉其间,步步是景,步移景异,别具韵味,妙不可言。我想,如遇春暖花开,约三五个知己,在此听山风流泉,邀明月举杯,谁能不一醉方休。

        依依不舍离开醉翁亭景点,再次默诵着园门的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是啊,此联写得太精妙了。“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欧阳修太守已不能与我们同醉同乐了,但与他曾经同乐的醉翁亭,如今游人如织,瞻仰者纷至沓来;更有他的《醉翁亭记》,以独有的艺术魅力,传诵千年而不衰。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茹小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想念师妹 下一篇:心若自在.春花自开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下课阅2426次
    门楣与台阶阅4576次
    夏日大东北阅4617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6256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悼念堂哥2019-04-0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9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0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3
    2023新年致辞!